前几天和几个投资圈的朋友聊天。他们投资方向主要是“大消费”领域。一般来讲,大多投资人都是某行业的专家,毕竟嘛,能去做投资的,之前也是有非常精深的行业经历。所以,广告人和投资人之间的往往天生聊得起来。
聊些什么呢?有聊他们参与过的投资,也聊了些行业的八卦。当然啦,专业人谈八卦,其实不会去谈风月,谈的都是产品、行业,创始人的事情。投资人会聊起某个品牌成长过程中,创始人所经历的思维碰撞、苦难危机、以及各种各样的坑是如何避过去的等等。同时,也不断的可以看到那些成功的或者不成功的品牌在发展过程中,创始人所应对的一些方式,以及思考的逻辑等。这就很有料了,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我来说,我更爱分析梳理那些品牌发展过程中一些产品思路。
从一个产品经理的角度来看,那些市场上能成功的产品,都有非常慎密的打造逻辑。一方面,产品要在创立之初,就必须考虑的非常完整,另一方面,在进入市场以后,也要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重点是:这些投资人,他们在评估一个项目的时候,一定都是结果导向思维。
什么是结果导向思维呢?就是“倒推计划”。传统营销是开发产品,做定位,做包装、做推广、做营销,一步一步稳健推进。
但投资人思维不是。他们首先考虑的不是投资,而是退出。
记住,任何资本,他投进去,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退出。因为投资者都有时间界定,基本上最多三年,就希望能够看到回报,变现退出了,这是资本首先要考虑的。
既然已经设定了终点,那么他们所做的方式,就是倒推。比如先设定一个三年的变现目标,这个变现目标是什么呢?一般都是指上市,对吧。但事实上也不仅仅这一种方式,不是所有的项目,最终都能实现挂牌上市。而且即便设定上市,也已经在初始就确定是选择美股还是港股,或者国内主板上市,都需要预先确定。项目架构首先就要符合目标的需求去一 一配称。
当然,不是所有的投资,一定要通过上市才能够变现。也可能在这个投资发展过程当中,变现和退出。比如说你A轮结束,B轮的时候可能已经变现了。所以对资本方来说,它的整个投资项目规划都是从后往前推。比如设定我就是冲着上市去投的,那么我要几年上市,为了上市要达到哪些财务标准,会分别罗列清楚,然后再分解分解到每一年,都是这样来做。这样,数据要求就清楚了,你只要努力达成每个小目标就可以了。
投资人的逻辑是这样。那些做产品做品牌的企业,往往不会这样考虑。因为,做品牌的人来讲,会认为三年不可能打造出一个真正的品牌。于是大家就说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投资人眼里眼里几乎没有品牌。想想也是,投资人的商业逻辑决定了真的不需要品牌,因为品牌这东西太漫长了,成本太高了,收割太慢。
甚至于我们所谓的品牌,对于这些投资圈的人来说,可能那些都不是品牌。比如当下很红的元气森林算不算品牌?喜茶算不算品牌?三只松鼠算不算品牌?也许在大众眼里觉得,哎,这些都蛮有名的嘛,是品牌,对不对?错了!其实这些还远没到品牌的层度,只能算网红。投资人说,其实中国真的没有品牌,如果一定要说有,他说他会选“茅台”,那我回答他,我说茅台也不是品牌。
为什么?很简单?品牌具有没有道理的溢价能力。也就是说。一个没有价值的东西,你愿意贴上“茅台”,他就能卖。但事实上茅台也不可能,因为茅台连自己的行业也不能通吃,历史上茅台曾经做过啤酒。结果失败了。为什么?因为品牌的后面还有品类,消费者对茅台的认知,仅仅在白酒这个品类里面认它是品牌。到了啤酒品类,就不认了。所以说,某种程度上茅台也谈不上一个品牌。茅台具有金融属性,其实已经是货币了,人民币能叫品牌么?
所以在品牌概念上,投资眼里没有品牌,毕竟资本考虑的是要尽快退出,尽快的变现。但是做企业的人来讲,总是希望品牌能产生溢价,能够长远发展,然后品牌增值,企业不断向上发展,这是品牌的做法。可见,做企业和玩资本对于产品,完全是不同的玩法。
我们谈到了产品。那做产品的思路是怎么样的呢?
如果说资本要去投资某一个产品。那他的逻辑非常直接。他首先就会问:你的产品主体用户是谁?第二个,你选择的赛道空间多大?然后围绕卖给谁,开始细数场景:他在哪里会看到这些产品,他平常生活的场景是怎么样的?他的消费的场景是怎么样的?这个人群画像又是怎么样的呢?所有的一切,包括你的广告出现的地点,你的产品销售的地点啊,你说的话,你的包装的形态,你的定价,都跟你的这个目标群体紧密匹配,有偏差就要重新设定。一句话:锚定、聚焦!
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是允许试错的,包括像元气森林,上市过程中也是不断的试错、调整。我们谈到了比较有名的几个品牌,像三顿半咖啡,就是一个非常典型地按照资本打造的路径做的产品。元气森林也是。其中一个投资人与元气森林创始人唐彬森非常熟,于是谈了些元气森林的产品思路。我们知道,创始人唐彬森本身是最早是做游戏出身的,所以他很懂年轻人,所以元气森林它成功打造了一个真正满足年轻人的饮品。你可能会说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也是年轻人的饮品?其实,两乐只是一个百年的身躯,把自己涂抹成一个年轻认而已。当然,也不否认两乐的成功。但实际上它真的不年轻。
正因为没有真正的读懂年轻人的饮品,所以元气森林所做的一切就围绕年轻人,在设计产品过程中,就研究他们要的东西。
年轻人也要健康,所以最大的卖点0脂0糖;年轻人的口味是什么样的?年轻人喜欢有刺激的,所以就用苏打气泡水。年轻人喜欢的风格是什么样的?简约的,所以大大的“气”字。年轻人希望快速选择,所以元气森林占据黄金货架位。为此公司花了很多的钱去给了那些渠道商。这些细节都是值得的。
其实无论元气森林、三顿半咖啡,包括奈雪,都是这样的做法:为爆款按公式定制。
三顿半咖啡也是这么做的。当初在用户定位的时候,明确就是咖啡重度饮用者。他们的使用场景是在什么情况下,会去选择三顿半呢?因为原来的雀巢、麦斯这种速溶咖啡口味不行,重度咖啡饮用者对咖啡有讲究。因为有讲究,一旦找到满意的产品,一定会重购,会安利。比如说需要经常出差的人、加班的人,要提神的。此刻,你可能没有机会,没有时间经常喝到一杯新鲜的咖啡,可是你是中度群体,你要解决这个问题,你会干什么?这个时候你为了解决这个痛点,选择三顿半就很合适。所以它当初小红书种草,都是很直接的围绕这个群体,他的场景,他的需求。他的痛点来传播。
也就是说,他们做的都是减法,聚焦不啰嗦。因此我们现在做产品,你说定位也好,品牌也好,其实真正的做法是:聚焦、饱和、持续,产品一定解决一个痛点。
今天的市场变化很大,年轻消费者已经全面接管。但做产品的人往往都是一些中年人,改变思维,挺难。但好在他们有经验,有洞察力,这是优势。把这些经验和洞察力,关注到正确的点,后面就能激发了。至于,要不要做品牌,那就看你要什么了,想做长期价值的,那就是做品牌的思路。
但是我始终认为做成功产品的过程中(咱们先不谈资本的变现问题),你只要能快速打造出一个爆款,快速打造出一个成功的互联网新消费品牌,其实并不存在长短期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所谓资本方“不需要品牌”这种提法,是个伪命题。先前资本套现退出和后续上市企业继续做品牌,做长久品牌价值,其实一样没有冲突。只是在一个阶段里面,对一部分投资人来说,他觉得快速获得回报就OK了。
因此我们做产品也好,做品牌也好,其实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品效冲突。玩资本和做品牌,只是不同的目标,但依然有很多正确的逻辑和方法,你是否愿意趁着这个成功的前期过后,继续去完善它,把这款产品做得更长久一点,久而久之,可能就真的成为了品牌。
至于资本,他赚到了,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