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公司招聘策划师,想招品牌营销策划方面的负责人,但是又苦于不知道如何辨别对方水平,很怕招到不合适的人再换反而增加了宝贵的时间成本。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品牌营销的问题,他其实遇到了一个常见又很有代表的话题。关于如何判断品牌营销人水平的问题。
我们怎么擦亮眼睛,识别高下?分享十点判断一个品牌营销人水平的建议:
一. 平台级别大于个人努力,要看他为平台贡献了什么
简历上有金光闪闪的前东家名字固然吸引人,但招这样的人一定一定要理性点。
标签有时候也不说明啥,在北上广地区,人缘不差又没有太大硬伤的话混进大厂或者知名品牌工作一点也不难。
判断一个品牌营销策划人的能力受限要看他为以前的品牌做过的贡献,而不是看他平台的光鲜。
尤其是他加入之前,人家是不是就已经很牛了。
如果他过去所有的工作都只是“协助”和“加深”的话,那么,除非你也是大厂就是攒人头用,如果是指望对方来给自己开疆拓土,那就别想了。我认识的真正干将,都是干过开疆拓土的工作的。
二. 见过大世面固然在一定一定程度上影响眼界,但是对于策划人来说,省过钱的更胜一筹,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在预算满额的情况下做事,往往都会找靠谱的咨询公司和外包服务机构去执行,只要这些服务机构不是太不给力,这种项目几乎没有出错的可能性。
前老板肯花钱让他见大阵仗是好事,见过世面总好过没花过钱。但是如果有个人跟你说他在没花钱的情况下做了什么或者同样的钱做了更多的事,显然这个人更胜一筹。
因为,越往后,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考验大家精打细算的能力会成为普遍要求。(这一条并不是说谁不花钱谁是厉害的,而是说同样花钱他是不是起到更好的效果)
三. 不要局限于表面上的案例名称,关键听他说做过的策划项目的思路
了解一个品牌营销人的能力不能只听案例,复盘和拆解案例没有什么,我们可以说出很多很多优秀的案例如何玩的,然而没有什么太大意义。
即使案例是他亲自做的,也不要只听结论性数据。关键听他说思路。
不要听影响了几亿人、曝光了多少次、刷屏互联网威震全宇宙,要问他这事是怎么做到的,思路是怎么样的。能说得出思路的,才是真正干活的。不然有可能你眼前这位只是”气氛组”成员。
四. 沟通能力非常非常非常重要,这不仅决定的提案能力,还会影响部门沟通效率。
吹牛和沟通,是两码事。能说能侃也不代表会沟通。
沟通能力是一种”不仅自己明白还能想办法让你明白”的解释力,也是一种”不仅自己理解也能想办法让你理解”的说服力。
真正到工作中,一个品牌营销人的这两种能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甚至夸张一点说,解释和说服工作,会是他的绝大部分工作。
大量的品牌营销人和CEO高管同事们之间的误解、不被支持都是由于360度沟通能力弱造成的。
怎么判断他的沟通能力?看他能不能把品牌营销向你解释清楚,看他打算接下来怎么做,能不能说服你支持。
五. 系统策划知识框架体系很重要
品牌营销是一个大筐,里边装了很多很多东西。如果他自己都还没有搞清楚这个筐里边的东西都有哪些,十有八成在遇到事儿的时候会犯迷糊的。
没有系统的策划知识体系能力,只是在一两个热点上做做键盘侠,或者平时在一两件事上被动重复,劳而无功,也没啥意思。
六. 从0-1很重要,对于策划人来说是加分的。
如果一个候选人做过从0~1的品牌的事,并且能在从0~1的过程中,有过一些经验和教训。这是很重要的加分项。
因为从0~1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建设性工作,势必会涉及到思路,魄力,执行力等方方面面的练习。同时从0~1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很多教训。对品牌营销人来说,有时候教训比经验更宝贵。
七. 谈执行、重细节、重实效
如果一个品牌营销人既能聊到思路,还能顺着思路谈到落地执行,甚至是人手、过程、预算,在聊天的过程中甚至都能抠到细节,时不时的还能想象一下效果。
对效果的关注大于对形式的关注,这也是高手的表现。只有真正做过事的人,才会知道执行和细节是关键,效果是目的。眼高手低的人,会一直迷恋于思路和想法。品牌营销,不是语言的艺术,而是执行的技术。
八. 合群但是不轻易盲从
有创新洞见的人少,随风摇摆的人多。好的品牌营销人合群,跟谁都能交流,也乐于交流。但遇到观点性的事,往往比较深沉,不太会轻易follow别人的观点。如今的社交媒体,画风一小时一变,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是很难找对趋势去下注的。
九. 好的营销策划人勇于复盘自己的错误
按照当下品牌营销的环境变化速度,基本上不存在没吃过亏出过错的行内人。
如果不避讳自己出过的错,能讲出来还能讲出经验教训,这也是厉害的人。从教训里学东西,最深刻。还能把教训云淡风轻的讲出来,心力也好。
十. 首先要明确招聘目的,策划人和公司匹配很重要
看你们公司的阶段和目的,如果找这个品牌营销人的目的是为了给公司撑门面拉资源,并不需要他真的干苦活,那就另当别论了。
如果是为了一起开疆拓土的干活,帮助公司从0到1建设品牌的话,还是要参考前面几点务实。
这个岗位从对人的品性评估的角度来讲,跟其他岗位没有什么区别,吃苦耐劳、实在忠厚仍然是本分。
性格方面的东西,当然也要看双方的匹配了。第一眼就不喜欢的人,也没必要强求。
以上十点,是我的一些建议,能够帮助大家在寻找匹配的品牌营销人的时候增加判断的纬度。那么对品牌营销人来说,努力提升自己满足 上面的十点是很重要的,眼看着每年一度的金三银四跳槽季即将到来,熬过2020的策划人们,或多或少开始有些蠢蠢欲动了。而当下,已经没有多少人能自信的说出: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总会发光。待价而沽不再适用。大多数朋友都只是想走出去看看,不管是走出舒适圈还是走出一个坑。但请记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没有扎实的底层逻辑,很多工作将止步于无知、无奈、无所适从。对比行业小白和业界大亨,我们发现,普通策划人眼中很难发掘出对市场动向的建设性意见,而“灵光一现”往往出现在有经验的前辈脑中。
将“套路”肢解开看活动营销策划的本质,关键还是在于知识的储备和灵活应变的技巧。
在实际的策划过程中,不妨将自己真正放入市场中,去判断其发展趋势与整体走向。挖掘各方渠道线索、培养目标导向思维、提升整体竞争优势,这些都能成为策划难题的攻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