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若导言】不做广告想卖得好?你想多了。但有人会说某某品牌广告不怎么看到,但还是很有名也卖得好啊。NAIVE! 那是因为你没看到他做广告的方式。
开宗明义,我告诉你,只要是商业发达的社会,就没有不做广告可以卖的好的产品。又要马儿吃得少又要马儿跑得好,休想!
但有的产品,你看来貌似他不怎么打广告,但还是卖得好,那是怎么回事?
因为他用其他的方式变相做了广告。大凡2C的产品(2B产品不含),没有广告,早晚凉凉。历史早就证明了一切,无论你曾经多么辉煌。最终会被市场忘却。
那些从来不打广告的品牌,从来就不是真的不打广告!分析几个不怎么打广告的品牌和产品,我们来看下:
1、RIMOVA
作为一个高级箱包品牌,RIMOVA没有像迪奥、LV等品牌那样推出高端广告片来推销自己,但它在我们的视线范围内经常出现,因为,它出镜率高啊。它出演了将近250部影视剧作品,成为了警匪片、动作片的必备要素。
为什么能够记忆住,RIMOVA经典的百褶款式影响了多少箱包就知道了,多少同行用这个设计来做箱包?于是,只要你看到,就会想到这款箱子曾在某某电影里出现过。
它的产品记忆点就是:银白色、百褶款。实际上,在很多旅行者推荐产品中都少不了它,不断讲述它是历经数百米高空坠落、重击、摔打却丝毫没有损伤的手提箱。更有很多精(you)英(qian)公司在年会上把它作为大奖抽奖,价值超过苹果手机哦。不被精英圈子推崇都不难。
精英的选择,难道不会影响大众么?它广告低调,不代表没有广告。
RIMOVA还和多个品牌合作,一反严肃形象走潮流路线,让品牌自带营销推广能力。
2、法拉利+玛莎拉蒂
其实大凡顶级豪华跑车都很少打广告,但你就是知道它,法拉利是典型。可以说是一个“泛法拉利”现象。
之所以看不到广告,是因为他们几乎不会在普通人看得见的地方打自己的官方广告。一个法拉利,旁边一个玛莎拉蒂,一直在一起。
它不打广告,是因为有人帮它打啊。壳牌润滑油上可以看到这匹马,也可以在打火机上看到那个三叉戟,还可以在老虎机上得知它的名字,至于影视作品中它时常占据C位。它甚至出现在了同为卖汽车的大众广告上——“大众,给买不起法拉利的人以希望”。
既然它本来就不是卖给普通人的,打广告那么多干嘛,反正有人仰视,更多人要“蹭”,这,都是在不断地给它做免费的广告啊!
当年那些山寨商,最爱的就是法拉利啊!
3、ZARA
快时尚路线的ZARA很知名,但你仔细回想一下,可以发现它其实广告很少看到,
它不做广告么?不是的,它其实自己的门店就是最大的广告。
他们选址都是将门店开在城市人流最多的地方,而临街橱窗的摆放,就是它最大的广告了。
它诉求的内核又直击中国人的内心:质量还行+外国品牌+少量快消+时尚设计+不太贵。那些曾选择ZARA的人都被引导成这样认为,当买多了,毕竟不贵嘛,这些诉求就占领心智了,既然综合指数不低,这样品牌认知就建立起来了。
4、海底捞+星巴克
这两个一中一西的品牌都足够成功,如此知名,可你真要在市场上找到他们自己发布的广告,其实还是很难的。回想一下,是不是这样?
户外、地铁、杂志,网络BANNER......官方广告基本很难寻。但不代表他们不做广告。
曾看到过一张统计各餐饮品牌在微信的“阅读量榜单”(包括非连锁“品牌”,比如沙县),发现:海底捞的阅读量仅次于肯德基、麦当劳和星巴克。也许你认为海底捞跟第一名还差得远,但需要注意的是:肯德基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已经超过5000家,麦当劳接近2800家,星巴克已突破3000家,而海底捞还不到300家。
它的阅读量为什么这么大,因为它的服务成为现象级话题。话题是谁制造出来的?其实是UGC模式,都是网民们自己制造的。这么多与它相关的内容,我几乎无法找到一篇你能确定是海底捞软文的官方文章。这就是它“无形的内容营销”,
这种“口碑分享”的路线,使得它在微博上的声量明显高于微信公号上的,说明很大部分与“海底捞”有关的信息都是人们自发的分享,而不是故意为它写一篇推文。
至于星巴克,本质上是一个营销公司,营销的对象包括了伙伴和顾客,它建立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咖啡王朝,同时强调控制一切可以控制的因素。有人把公司分为三类:一类公司出售的是文化,二类公司出售的是服务,三类公司出售的是质量。星巴克公司出售的不仅仅是优质的咖啡、完美服务,更重要的是顾客对咖啡的体验文化。
星巴克一个主要的竞争战略就是在咖啡店中同客户进行交流,特别重要的是咖啡生同客户之间的沟通。星巴克推广上只做重要的赞助文化活动,而不是依靠广告,比如赞助APEC。
它的另一个法宝就是各种周边啊,尤其是各种星巴克杯。近年红的猫抓杯只是一个缩影而已,历史上,星巴克利用杯子搞了多少次成功营销,出品了多少款咖啡杯,已经难以统计。杯子,成了品牌另一种形式的广告载体。
最关键的是,市场乐于买单和追随。这就是品牌力。
5、大疆
几乎很少看到大疆的官方广告,但这不影响它在市场的独特地位。
为啥,产品力足够碾压全球同行。广告是没有了,但你不会缺少听到有关它产品的各种传说,比如军方、恐怖分子、政府等对他的军事应用和改造。以及“民族之光”的网络段子。
是的,它是不怎么广告,但不通过大众媒体进行广告投放和有没有行销活动完全不一样。大疆很少进行广告投放,但是会和很多科技博主、KOL进行软性合作,本质上也算是营销活动。
至于如今国庆灯光秀都采用大疆矩阵出演,那更是另一种无声的广告了。
6、MUJI、优衣库、2010年左右的苹果、养乐多..........
这些熟悉的产品和品牌,相比较那些广告狂轰滥炸的食品、化妆品、保健品、母婴品等,的确低调很多,但你就是认知非常清晰。
可见,不是不做广告,而是不同的广告形式而已。
多品类头部品牌都很少进行大众广告传播。主要原因是品类的特殊性导致宣传手段不依赖大众媒体,而是以本身产品力,口碑以及线下门店曝光为主。这类品类一般可能存在两个特点:一是高差异度和高关心度。用户对于产品本身及其关心,且能明显得区分品牌和品牌之间的差异。二则是行业竞争度相对不高,且能得到足够多的第三方曝光。
还是那句话,当产品力强大到一定段位,你的确无需广告加持。
我们比较少看到的广告,可能只是硬广而已
但千万别误以为这些品牌不会做广告,他们可能是个事件营销、内容营销的高手,利用口碑、社交分享、软文、公关、事件等方式,不露痕迹地让你接收品牌信息,只是他们较少在媒体上投放硬广而已……
大家不妨细心留意一下,这些品牌的内容推广、KOL合作其实不在少数,而真正不打广告的大牌可能也只有老干妈了吧……
不过,有的产品,有的事的确是天时地利人和,复制不了。更多的品牌,除了在产品上打磨出底气,没有更好的捷径。而一旦产品有了一定的实力,那么话题自然就好炮制了,否则,很可能热闹出场,荒唐剧终。
品牌不投放广告的底气,最终来源于自身具备硬核的产品与实力。产品为王,网络时代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