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公关的职业病之一,我们就很喜欢攒翻车案例,加上姚素馨的高阶培训课程最近正式开启,集中准备了一批。
今天,把企业官号相关的挑出来,看看手握账号管理实权的小编们,身为一线打工人,能捅多大篓子。
虽然幺蛾子真的五花八门,其实也就3类:
最明显的是纯粹手残,切错账号、发错内容;
最常见的是拿企业官号当自己的东西,公号私用,大胆开麦表达个人观点、甚至为自家哥哥打CALL;
暴雷更多的是各种脚踩公众敏感点,或者纯脑残暴露有问题价值观被围攻……
太多了实在是太多了,根本看不过来。
近几年“活人风”的盛行,企业官方账号除了要发布统一的品牌内容,也开始频繁和网友们互动,搞事情,并且有了不同的“人设”。
我们不否认这些操作对于获得流量的有效性,更不会否定运营者的努力。盘翻车案例,没有别的意思,公关工作的一部分而已。
01
拼多多供应商切错账号
先来看下小编们因为手残导致的问题。
最著名的事件,应该就是拼多多“用命换钱”梗。
2020年,拼多多一名员工加班后回家途中突发晕厥,经抢救无效后离世。
随后,有网友发现拼多多知乎官方账号发布了一条极其“冷血”的内容:“你们看看底层的人民,哪一个不是用命换钱……这是一个用命拼的时代”,虽然该内容被快速删除,但截图已经传得铺天盖地。

这话说的,简直是不把打工人当人啊。
当天,拼多多回应称,从未发布过此类言论,且坚决反对截图中的观点。
随后,知乎官方回应打脸拼多多表示:拼多多知乎官方账号的身份真实无误,截图中的不当内容是该账号自行删除。
拼多多不得不再次回应称,这段话是合作供应商员工“李某某”误用官方账号发布,强调其不代表公司立场,并宣布暂停与涉事供应商合作、回收账号权限。
站在公关角度,拼多多确实没必要也没有可能性用官方账号把自己的员工叫做“底层人民”,还非得说“拿命换钱”。
但是,一旦出事,企业要说“这是供应商”、“这是临时工”、“这是谁谁谁”干的,公众又能听进去多少?
这一事件算是“剁手级”的差错,也导致了我们知道的企业公关部承担了最严重“连带责任”,几乎一窝端啊。
02
明星账号发错文案
手残,除了切错账号,还很常见的就是发错内容,包括错别字(是的,我们账号也经常有,感谢大家捉虫)、配图、表情等。
我们搞点艺人账号的例子看看,比较好笑。
有转发微博忘记删掉文案里多余信息的:


有帮忙转发宣传,无脑贴文案的:

有自己发宣传微博,结果一口气把全剧组的宣传文案全发出来的:

有发微博带自己的营销tag,自卖自夸的:

没说这些艺人的账号有小编操作,就是比较典型。
相比之下,纯发错文案内容已经是比较“公关友好”的错误了,除了丢人,或者显得没文化,其他倒也还行。
人类作为碳基生物,想要绝对避免这类问题,也很困难。想要少出错只能在机制上尽量预防,请参照正经媒体的多审多校操作,新华社标题9个字的新闻,正文内容就3句话,有3个编辑。

03
大兴机场小编公号追星
手残的小编们,不管是切错账号还是写了错别字,都不是主动的、故意的。
但是,有些小编在运营过程中,逐渐失去了“边界感”,分不清账号是企业的,自己只是可以登陆而已,甚至产生了自己可以随便用这个号的错觉。
2019年,宇宙级项目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官方微博连续转发蔡徐坤相关动态,并配文“啊,宝贝”,“好厉害啊”等内容。

面对网友批评,小编未立即删除争议内容,反而回复评论表示“谁还不追个星呢”,进一步激化舆论。

这位小编看上去是完全没有意识到:企业官号不能以任何方式被个人使用的。更别说用企业的号追自己的星了。
当日下午,大兴机场官微发布声明,称事件系“编辑人员误操作”,已对责任人批评教育并责成检讨。

我们没有把这个案例放在“切错号”的部分来说,主要还是从小编的文本表述里,可以感受她是有主观意识、有行为的主动发布,而非一时手抖。
至于大兴机场后续的声明把小编公号追星的行为解释成“操作失误”,意思就是搞个问题更轻的错误承认一下。多看案例你会发现,“造作失误”是最常见的解释口径。
这种说法已经很难说服公众,大家早就不买账了。
04
东方甄选小编文案争议
与大兴机场的小编干了与企业毫无关联的、纯个人的事儿不同,东方甄选的小编在“董宇辉小作文”事件上,字字句句都与企业有关。
2023年,东方甄选的小编用官号直接宣布“小作文是团队创作”,掀了董宇辉文化人的人设。

这个“官宣”,直接让董宇辉的丈母娘们炸锅,向东方甄选讨要说法。
结果,更加出人意料的来了。在董宇辉尝试用“胡回复”混过去的情况下,小编再次发文,表示“不能忍”,并且以“打假”级别的叙述,详细说明情况。

我们当时在办公室感到非常震惊:捅了这么大的篓子,这个小编怎么还能登陆东方甄选最重要的官方号啊!无!法!理!解!
后面的一地鸡毛大家也都知道了,从小孙下岗,到与辉同行成立,再到现在完全分家……说成是那位小编一手促成的,没毛病。
董宇辉是东方甄选下蛋的金鸡,东方甄选没有任何理由去说小作文不是他写的。
极大概率,“拆穿董宇辉”就是那位小编个人的意思。
小编个人想法,可以直接变成“做法”付诸实施,不需要与公司整体统一、也不需要公司确认与同意,这可比璩静顶着一个公关一号位的抬头,用自己的账号发短视频可怕一万倍。
很多小编,对于自己使用的企业账号,并不属于自己,不具备足够的认知。
05
鸿星尔克小编抢发合作内容
还有真心是为公司考虑的。
我们不能确定是公司授意,还是小编自己做主的。
假设小编自己决定在微博“抢跑”发布与王者荣耀的联名预告,胆子还挺大的,是真觉得王者荣耀不会生气,还是生气了也没什么办法呢?
鸿星尔克1月10日“抢跑”发布后,王者荣耀选择闭麦。

1月11日,鸿星尔克宣布联名限定产品开启预售,王者荣耀还是不吱声。
1月13日,鸿星尔克救场发布“小妲己还没回复克克的第三天,想她”微博,随后删除。

1月14日,王者荣耀回应“未到约定官宣时间,物料未准备好”。
随后,鸿星尔克承认,之前微博为“微博运营同学提前发布”。


品牌联名,双方肯定是想双赢的,各种传播物料、宣传节点肯定都是商量好的。小编非要“抢跑”确实能薅到一波流量,但不遵守契约的做法,有很强烈的不要脸气息,也很“草台班子”。
凭良心说,也就是鸿星尔克有舆论底子,王者荣耀再气也不能直接翻脸。否则,会不会直接取消合作都不好说。我赌5块,后面他们看到鸿星尔克,直接绕着走了。
哪怕是看上去为了公司好,也不能把自己“以为的”直接实施。
当然,如果是公司授意的,那就不予置评了。
06
宝马打工人文案翻车
好了,更难的来了:发布内容的观点有问题,踩到了公众雷点。
现在的舆情环境有多苛刻,不用多说了吧。小编们对于某个平台上的风向和“网感”应该是比公关要好的,毕竟天天趴在一个“渠道”上。
但是,依然还会翻车。
2020年,“打工人”梗爆火,宝马中国非要噶一脚:“我已经加满油了,你呢?打工人。”,配图还是一辆豪华跑车。

网友们觉得这个文案是宝马“居高临下的嘲讽”,评论区被骂的惨不忍睹。
小编自己是打工人,但是显然没有正确理解宝马作为高端汽车品牌,其目标用户与“打工人”群体存在阶级差异,身份的错位就容易让调侃变成嘲笑。
人民群众自我调侃可以的,“资本家”非要来装打工人,那不就是送上门挨骂吗?想玩热梗,也要看看自家品牌定位是否匹配,否则稍有不慎,特别容易翻车。
07
古茗玩梗翻车
在“打工人”梗上翻车的不止宝马一家。
2024年,古茗在抖音和小红书发布“惩罚犯错员工”趣味场景视频,视频中员工戴标有“忘放吸管罪”等标有“罪名”的牌子。

视频发布后引发舆论强烈不满,网友认为该行为“侮辱员工尊严”、“不尊重打工人”,甚至被指涉及人格贬低、职场霸凌。
9月18日,古茗官方微博致歉,承认“玩梗翻车”,解释视频初衷为娱乐,但未充分考虑公众感受,已下架视频并承诺未来加强审核。同时,为表歉意送出1000张饮品券。

宝马的翻车是搞不清自己身份,“资本家”想装熟混入“打工人”群众。
而古茗的操作,直接让各位打工人产生了应激反应:奶茶店上个破班,还要受到羞辱。
还有,我不懂,员工受到羞辱,为什么是网友获得饮品券,我真的不懂。
08
用iQOO拍床上动作片
宝马和古茗可以说是不当心,没掌握好尺度。但也有不当心,暴露有问题价值观挨骂的。
2021年,iQOO手机B站官方账号在UP主“啊吗粽”的视频评论区,为宣传iQOO8手机的防抖功能,发布评论,“记得可以用iQOO8拍床上动作片哟,防抖防震微云台”该言论被指低俗、带有性暗示,引发网友强烈批评。

iQOO当天发布声明称,不当言论系账号运营团队某员工的“私人行为”,已删除评论并向UP主及网友道歉。涉事员工被停职、收回账号权限、开除。公司强调该行为与品牌立场无关。

涉及性暗示内容是绝对的敏感话题,除了特殊品类品牌,比如杜蕾斯。其他跟性暗示相关的,建议放到敏感内容清单中,不许沾边。
更别提小编说什么用手机拍床上动作片,这在我国是违法的呀。
09
企业官方账号是“带着镣铐跳舞”
官方账号直接代表企业身份、态度,与网红号有着天然的巨大不同。
为了吸引关注、获得流量、完成运营目标,官方整活已经是主流操作。
企业账号纷纷下凡之后,内容是否严格遵循审核流程,是否符合社会普遍价值观、是否会踩公众雷点、是否与品牌调性一致……就逐渐放松了。
送你们2句姚素馨经常对人的话:
吃下去的,都要吐出来还的;
你可以做任何事,只要愿意承担结果。
公关强调审核,不搞事情,而且想要避免事情。小编和公关都是打工人,不同岗位而已,一起走花路不好么?
当然,也欢迎来评论区分享你家小编有闯过什么祸,大家一起互相安慰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