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315晚会曝光了一大批品牌用劣质材料制作卫生巾和纸尿裤,而且生产车间的卫生条件也一言难尽。
所以就有不少网友又跑到雷军的评论区许愿:

此前,小米生态链总经理陈波曾发文表示:卫生巾真的做不了,大家可以许愿家用电器类产品。

但就在这两天,不少网友发现陈波的这条微博已删除。
“小米su吸”的词条也迅速冲上热搜,引发热议。

同时,据读秒财经报道,企查查App显示,小米商标已含卫生护垫类、消毒湿巾等商品服务。
这下雷军“许愿池”的身份又坐实了。
话说回来,小米将来如果真的卖卫生巾了,我更期待的是,小米又会交出怎样一份营销答卷?
毕竟之前卖汽车这样的高客单价产品,就已经给营销人们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大师课。

通过线上营销就实现了高转化,小米的卖车策略不仅颠覆了传统汽车行业的买卖逻辑,更是用互联网思维重构了用户认知与购买路径。
小米是怎么把卖车做成一场Marketing Campaign的?
1、视觉锤:从品牌LOGO到产品辨识度的全面占领
小米为造车战略蓄力时,首先便是对品牌视觉体系进行了迭代。
2021年3月20日,雷军宣布进军造车。
2021年3月30日,原研哉运用超椭圆方程创作出了价值两百万的小米新logo。

虽然一开始被吐槽是冤大头,但现在看到小米SU7Ultra的金标,才发现改得真不错。

同时,小米汽车的配色方案也相当吸睛。
SU7的海湾蓝、橄榄绿、霞光紫、熔岩橙,Ultra的闪电黄、珍珠白、鹦鹉绿等等,都是男女通吃的配色。

以鲜明的色彩制造视觉冲突,激发购买欲望。
比如SU7的霞光紫就被形容为“一见钟情”的颜色,而Ultra鹦鹉绿更是一出现就被大家围观,拍照打卡。

2、语言钉:用简单直给的文案制造记忆点
小米汽车在海报的宣传文案上,主要就遵循了一个原则:KISS(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
口号式的宣传标语,更容易形成口口相传的病毒式传播。



3、场景钩:用雷总带货
雷军个人IP是小米制造场景钩的核心载体:
雷军在其个人账号持续发布驾驶小米汽车的日常视频,以具象化的场景,让用户通过短视频“云试驾”,形成对产品性能的直观认知。

雷军甚至亲自上阵拍摄小米汽车的漂移视频,为的就是在用户心中打下“赛车级电动车”的产品认知。

4、信任状:用理性数据和实地参观做背书
无论是汽车性能数据的罗列,还是销量的大字报,都是在用数字构建理性标准,让用户信服。


同时,小米又通过线下的工厂开放日,将生产流程展现在用户面前,将“制造实力”转化为品牌信任。

小米卖车启示录
小米卖车,本质上是将“高客单价、低频、重决策”的产品销售,重构为“高频、轻互动、重参与感”的Marketing Campaign。
核心逻辑可总结为:以视觉锤占领眼球,以语言钉穿透心智,以具体场景缩短决策流程,以信任背书消除疑虑。

小米用卖车这件事证明:
在高客单价市场,只有把产品价值转化为用户可感知、可传播、可参与的“社交资产”,才能实现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