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家企业做品牌战略咨询,都有上、中、下三策,你知道是哪三策吗?
下策——赤裸创意
下策就是内在啥都不改,就是穿上一套华丽的外衣。
俗话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装”,打扮漂亮了,穿上一套华丽的外衣,当然在市场上就更受欢迎一些。
穿上华丽的外衣,可以是不需要定位的。
要的是创意的套路。
如不管三七二十一,嫁接文化母体、整一个超级符号,就是一个创意套路,所有的公司都可以用这个创意套路做一遍,当然不用管是不是这个套路真适用,也不用管是不是真有效。
也可以不管三七二十一,来采用4A的品牌形象论,做高级感的设计,注入情感价值及身份价值,请高大上的形象代言人,投放广告等等。
其实每个创意套路都有适用边界。
翠花有翠花的市场,Daphne有Daphne的市场,凯特王妃有凯特王妃的市场。
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需求、不同消费档次,不同的购买动机,需要不同的创意。
这就需要定位。
于是就有了中策。
中策——战略定位+赤裸创意+好卖产品
中策是先找到商业致胜点,再找到表现致胜点。
先战略定位,后赤裸创意。
比如,你发现翠花市场是你最大的生意机会,变成翠花你能赚最多的钱,于是你就要变成翠花。

比如,你发现Daphne是你最大的生意机会,变成Daphne你能赚最多的钱,于是你就要变成Daphne。

比如,你发现凯特王妃是你最大的生意机会,变成凯特王妃你能赚最多的钱,于是你就要变成凯特王妃。

你的表现要与你的生意机会一脉相承。
做低端生意要有低端表现;做中端生意要有中端表现;做高端生意要有高端表现。
即不多,也不少,形象为你的生意服务,让你与你的目标客户站在一起,是一类人,能让TA们大量地购买,疯狂地购买。
创意套路也是相同道理,不同的生意要选择不同的创意套路,先有生意,后有套路。
当然,在中策中,光有创意套路还是不够的。
有战略定位及赤裸创意后,还需要让产品变得好卖。
这样,就需要提炼产品的卖点,你可以用这样的提炼方式:


也可以用这样的提炼方式:




还可以用这样的提炼方式:


你要调动不同的需求层次,就需要采用不同的卖点方法。
调动最普遍的高性价比大众化需求,你很接地气,你要老百姓的口语报道。
调动中产阶级的功能需求,你要利益点直指人心,数字化往往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调动情绪价值,你就要把挖掘每个人都需要的情感归宿,用卖点与消费者进行共鸣。
调动身份价值,你贩卖的是一种美好生活的向往及生活方式,你需要用卖点投射一个消费者追逐的意象。
先定位,后卖点。
品牌的核心价值是企业能战胜所有竞争对手的这个点的心智表达。
产品卖点是让消费者非买不可的购买理由。
品牌核心价值 = 品牌下所有产品卖点之上的共性价值点。
核心价值点是全局。
产品卖点是局部。
先有战略定位,后有赤裸创意,再有产品卖点。
但是,有了以上这一切,还只是穿上了一整套华丽的外衣,企业的内在并没有变化,穿上华丽外衣,可以新鲜一阵子,大家熟悉之后,你没有几斤几两,在市场上还是打不出来。
于是,就有了上策。
上策——战略定位+赤裸创意+深度配称+一组独一无二经营活动
光穿上华丽的外衣显然是不够的。
需要内外兼修。
对外,要占领消费者心智。
对内,要建立核心竞争力。
并且,这两件事情,需要在一条线上。

比如,沃尔沃打的是安全。
就不能只穿上安全的外衣,但是车自身不安全,这样消费者被华丽的外衣吸引了1次以后,就会发现被骗了,也就会啪啪地打脸品牌,华丽的外衣作用马上没了,甚至有负作用,还不如不穿。

实际上沃尔沃是怎么做的呢?
沃尔沃的创始人打造沃尔沃品牌时候,深刻思考到底什么价值对消费者重要?他认为生命其实对车主来说,或者说对每个人来说它是最重要。所以为了满足这个点,他做了一系列配称动作。
首先沃尔沃它成立了业内第1个交通事故调查小组,他是业内第1个这么做的,他希望通过这个小组,他去真正发掘到汽车产品方面到底有什么问题。所以他的小组在工作的时候,他会在总部100公里范围内,它一旦有车祸发生的时候,他调查小组第一时间会跑到哪去,然后做第1手的数据收集,然后收集到的数据会马上被送到汽车安全中心,做更深入的研究,包括车也会拖过去做研究的。
沃尔沃开始在安全领域做了一系列创新,首先我们就说一个比较著名的3点式的安全带,其实是由沃尔沃的工程师Nils Bohlin发明的,这个安全带确确实实能提高提升安全保障,然后让事故率、伤亡率下降了将近50%。
另外车内安全和环保的纯净系统,李书福他之前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他就这么评价自己旗下沃尔沃的车,当你开着一辆车在北京的街头行驶的时候,车外是北京的空气标准,你关上门车内它就是欧洲的空气标准,它就是能达到这样的一个非常夸张的效果。
它还有世界上最权威的汽车安全碰撞测试,这大概是有50年的历史,比欧盟最新的法规要求还要严格,测试项目范围面和覆盖面还要更广。
然后它在软件方面创新,他有CTC城市安全系统,然后这个系统就是说在你车周围全是让它遍布雷达和传感器,然后当你开车的时候,你发现它有障碍物的势头,它就会通过语音警告来提示你减速或刹车。如果你没来得及反应,它就会自己帮你去进行刹车,我们都知道在这个城市交通里头,它路况其实非常复杂,它突然之间会有莫名其妙的东西就跑出来,靠人的反应有时候是完不成的,所以这个是它运用这套系统来辅助你人来完成。
然后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配称,它建立了全世界最安全的碰撞标准,沃尔沃投资了30多个亿美金去建立这个标准,远远领先于全世界各个品牌和国家的标准,欧洲的5星安全标准或者说中国的5星安全标准,都是来源于沃尔沃,沃尔沃其实就是给了很多品牌的安全标准的参照系。有了标准之后,沃尔沃还建立了安全数据库,沃尔沃在40年的时间内,研究了将近4万起交通事故、4万起的数据,然后他把所有的这些车辆发生的交通隐患全部收集起来,然后传输到安全中心进行整合,这些安全中心再根据这些数据能够输出相应的技术。
沃尔沃的整个配称上,从前端的问题研究,到产品研发,到制定标准,然后到营销宣传,从整体让消费者真正能体验到什么叫做安全,这样也做到了整合各个部门,让他们朝着同一个方向去前进,真正做到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让消费者感受到“安全”两个字。
这才是核心竞争力。
沃尔沃在安全这件事上做到了近乎变态的极致。

在这个点上战胜所有的竞争对手。
华丽外衣的目的是让消费者永远地记住这一个点,建立选择偏好,形成心智预售。

再举一个例子:疫情三年,餐饮行业度日维艰。
海底捞都要关店保命,西贝都要靠融资渡劫,多少餐饮企业都关店、破产。不成想,萨莉亚却能逆势增长,不仅每年新增门店上百家,利润还翻了3倍。
萨莉亚是一个总成本领先的西餐快餐连锁。
而这个总成本领先,是来自于萨莉亚的结构性效率优势,而非单点;而萨莉亚的结构性效率优势,又是来自于其一组独一无二经营活动的结构设计,从而实现竞品无法企及的结构效率优势。

在萨莉亚海外市场中(截至2022年2月),中国总门店数占到了93.71%,超过400家;其中,中国大陆市场就为萨莉亚贡献了22.9 %的营收额,同比更是增长了21.9 %。
极具性价比,是萨莉亚给人的第一印象,也是打动消费者的核心。
便宜到什么地步呢?打开菜单,100道菜品里,有72道是20元以下的。
意面10-20元一款;披萨系列18元起;海带丝、烤菠菜、莴笋丝等前菜7元一份;葡萄酒36元一瓶;可乐、咖啡、奶茶等饮料8元一杯,还可以无限续杯!
真的是做到了:三十块钱吃饱,五十块钱吃好,一百来块钱两个人吃不了。
虽然走的是快餐路线,但菜单上菜品丰富,包含有沙拉、披萨、意面、甜点、浓汤、饭类、焗类、葡萄酒、饮料等11大品类,约100种产品。可以满足大众口味,不管男女老少,都可以去萨莉亚来一份好吃不贵的意大利餐。
因为便宜实惠,萨莉亚吸引了一大批看中“性价比”的学生党和普通工薪阶层。
它的忠实粉丝还自创“萨门”,口号就是“永远年轻、永远没钱,永远需要萨莉亚。”

萨莉亚选择大多选择在一级商圈的非核心地段或者二级商圈,比如广州天河区的百福广场、天娱广场,北京的西单华威、崇文门新活馆、双榆树华宇购物中心等,之所以选择这些区域,是因为租金相对便宜,“也接近工薪阶层以及学生这样的目标消费群体”。
萨莉亚的整个供应链都着眼于效率。萨莉亚将供应链垂直整合,从日本的农场到澳大利亚、中国广州的食品加工厂,再到中央厨房、物流中心,最后到门店,整个供应链垂直、高效。
以中央厨房为例,和其他连锁品牌一样,萨莉亚也运用中央厨房的半成品和预制食材,萨莉亚90%的食材都来自直采或者自主加工,这些食材在中央厨房进行标准化作业、规模化处理,完成统一加工,并统一配送,不仅效率高,还节省了间接的人工费用和中间供应商的费用。
在萨莉亚门店的厨房里,甚至看不到一把菜刀,也看不到厨师,菜品都是标准化配置,大多只需要加热和装碟,上菜速度非常快——日本电视台曾特意报道过萨莉亚的上菜时间,“完成15道菜品只需要9分58秒”。
萨莉亚还专门设立一个部门来研究如何在供应链各个环节提高人效。举个例子,对于西红柿,萨莉亚培育出高度只有普通西红柿一半的新品种,采摘时不需要持续蹲起,从而提升摘果效率,而在门店,萨莉亚自制西红柿切割机,放进去能快速切好,全程只需要几秒钟。
经济下行,当大家直呼寒冬到来的时候,萨莉亚反而在财报放话:
”财在中国,虽然经济放缓,但萨莉亚的价位比竞争对手更便宜,顾客数量将会增加。”

定位清晰了,前进的方向也就清晰了。
后续所有工作的指向也就清晰了,所有的工作都可以围绕着定位展开,每一个工作都是遵循定位、表现定位、强化定位,从而形成了一组独一无二的经营活动。
内圣而外王。
此诚不可与之争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