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几年,消费者崇拜的专家不再神秘、国潮也不再成为潮流的代表甚至有点千篇一律、网红更是成为一种无形的贬义词。所以,“祛神秘化”成了热门词汇,消费者的理性逐渐增强。在消费主义愈加泛滥的背景下,受众开始对品牌、偶像、职场等多方面进行去理想化处理。消费主义的“祛神秘化”趋势反映了受众对消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重新审视。但祛神秘化究竟意味着什么?下面来探讨消费主义祛神秘化的动因。
一、品牌光环的破灭:从身份附加到价值回归
在工业时代早期,品牌的诞生带来了质量信任的保障。品牌为消费者提供了确定的产品品质,也让消费逐渐成为一种身份象征。过去,我们对奢侈品牌、国际名牌有着天然的敬畏感,认为其背后蕴含着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身份附加值。LV、香奈儿等品牌不仅仅是商品,而是文化和身份的象征。然而,今天的消费者逐渐意识到,许多高价商品的生产过程并没有与普通品牌有本质区别,甚至共享同一条生产线,品牌带来的只是商标上的“虚高”标价。
品牌的“祛神秘化”始于信息透明度的提升,社交媒体上的“种草”与“拔草”随处可见,消费者开始怀疑高价是否等同于高质,品牌背后的生产模式和社会责任感也成为消费者考虑的因素。例如,在疫情期间,一些奢侈品牌因服务质量下降而引发争议,让消费者对其光环产生了动摇。此外,电商平台的“低价爆款”模式让更多人发现,即便选择非奢侈品牌,也能找到具备类似功能的替代品。
品牌光环的消散带来的是更为理性的消费心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商品的实际品质,而非依赖品牌符号带来的身份附加价值。品牌不再是唯一的品质象征,真正决定消费价值的,逐渐回归到商品的实用性、性价比以及品牌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
二、物质主义的反思:从“拥有”到“体验”的转变
祛神秘化的另一层含义,体现在对物质主义的重新思考上。在消费主义的推动下,购买被塑造成通向幸福的手段,“买到即快乐”“拥有即满足”成了普遍心态。然而在“剁手”狂欢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发现,那些一时冲动购入的商品,往往被闲置甚至转卖。我们曾以为的“买买买”无法填补情感空虚,反而容易导致对消费的依赖和不满足感。
“体验至上”相比“拥有”更多的物质,人们逐渐意识到内心的满足来源于有意义的生活体验。例如,许多年轻人选择短期旅行或体验新技能来增加人生阅历,而非通过消费来填补情感空白。体验型消费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更减少了“物质堆积”的心理负担。
拿品牌广告来说,作为以防晒伞起家的品牌蕉下,在最初凭借技术优势切入市场,用防晒技术解决了户外防晒的实际需求。随着消费群体越来越理性,消费者逐渐摆脱了对时尚品牌的光环效应,开始更关注产品的实际功能。蕉下正是在这种“祛神秘化”趋势中找准了市场定位,不再单纯依靠品牌附加值,而是以满足实际需求的防晒产品和轻量户外装备与短途游玩相结合赢得消费者认可。
消费主义祛神秘化的背后,是对内在满足的深度需求。对“拥有”的祛神秘化推动人们从“物质依赖”转向“体验至上”。通过去除物质的光环,消费不再是对自我价值的追求,而成为探索更丰富生活的手段。选择体验而非拥有,让我们拥有更多心理空间去享受生活,而不再被物质所捆绑。
三、个人价值的重构:从符号化到真实感的追寻
祛神秘化的第三个重要维度在于,现代人逐渐意识到,消费品和消费习惯不应构成个人价值的全部。过去,由于广告和流行文化的影响,我们常把生活方式与身份认同紧密结合,认为消费某种品牌、拥有某类商品能够反映自我。但这种消费符号化的生活方式,实际上限制了我们的自我表达,让个人价值被商标和符号裹挟。祛神秘化则使人们重新审视消费背后的真正意义——是否能够为我们带来真实的自我感受和价值体现。
以“网红”现象为例,曾几何时,网红打卡地、热门商品成为许多人争相追逐的对象。但随着社交媒体生活的“表演化”,人们发现,一些消费选择其实并不符合自己的实际需求,而是被流行趋势裹挟。正如许多博主自我“祛神秘化”后不再选择品牌化生活,而是更注重健康、可持续和真实的生活方式。随着“悦己型”消费心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向往自我表达、真实体验,而非迎合消费潮流。
还有,曾经李宁的“国潮服”、茶颜悦色的“文化营销”、国货品牌的“潮流”变装以及故宫文创的降温等等万物皆可“国潮”的营销也早已经发生祛神秘化。当国潮品牌一味追求“包装”而忽视产品本身的实际价值时,消费者对其美好的幻想容易破灭,甚至认为国潮成了“商业符号”而非真实文化表达。在国潮被祛神秘化的背景下,消费者不再被单纯的中国元素吸引,而是更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实际体验,这种趋势也提醒国潮品牌需注重内涵和质量,以获得更长久的市场认可。
祛神秘化背后的自我觉醒驱动着年轻人对个人价值的重新构建。消费品的符号意义不再重要,消费者更看重商品是否符合自己的实际需求。对生活的赋魅不再依赖外界的潮流,而是着眼于个体的真实感受。年轻一代在祛神秘化的过程中逐渐实现了从符号化到自我赋权的转变,重新定义了“自我价值”与“生活品质”的关系。
小结:消费主义的祛神秘化折射出当代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品牌、物质、符号化的生活方式逐渐失去吸引力,真实、自我、内在体验成为新兴的消费价值观。从品牌光环的淡去,到对物质需求的理性审视,再到个体价值的重建,祛神秘化让我们重新看待消费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消费成为个人生活的工具,而非终极目标。祛神秘化并不代表消极,而是让人们摆脱消费文化的束缚,将生活的焦点重新转向内在需求和自我实现。通过祛神秘化,消费主义不再主导生活,而是成为我们构建幸福生活的一部分。
作者:wen
编辑:志玲不是姐姐
来源:CNAD广告网资讯
图源:网络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