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某全是汽车客户,明面是公关公司,本质是垫款公司。”——某小红书网友。
作为公关垂类账号,大叔其实最近一直想写这个话题。

随着迪思公关12月6日公开起诉合众汽车(哪吒汽车),在年末这个特殊节点,窗户纸,被捅开了。
在迪思公关母公司发的公告中,我们能看到:
1、被拖欠5355万+,项目全是“专业公关服务”(但没有展开多少比例是垫款)。
2、服务时间从2021年10月到2024年3月(2年半时间,5300万公关费高吗?就要看怎么定义了)。
3、经过多次催促未果,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冻结银行存款或者查封相应财产(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啊,迪思刚提起诉讼,哪吒汽车CEO张勇就被爆离职。

二者共振,哪吒汽车的舆情基本面,一塌糊涂。
中国新能源汽车开启了整合,万万没想到,“埋单”的不仅是“尝鲜”车主,还有公关公司!
某小红书网友留言称:
“算聪明的了现在起诉,今年高合也被很多公关公司活动公司起诉,但是人家一分都掏不出来”

也有其他网友继续爆料:
“我做阿某塔的活动也收不到钱”
当然,一位前辈提到:
“这跟当年的比某迪罗生门,小巫见大巫”

还有网友“预演”了整个经过:
“起诉→供应商胜诉→申请强制执行→甲方没钱→甲方申请破产或者清算→拖n年可能拿到10分之一的款都算好的”

其实,早在一个月前,就有网友爆料,称“汽车代理公司地震了”,并附上截图:

某创全体降薪20%,嘉某总监级延迟发放工资一个月,迪某老板跑路美国,某者直接公司打包2000w卖了,某信搬到类似798的荒凉地方变相比员工离职,蓝某裁员2/3整体迁移杭州……
上述传言,到底是否靠谱呢?
迪某公开起诉甲方,已经公开了。
蓝某南下,也部分被证实了。
截图显示,蓝标“zhao”总,上周一(12月2日)发了一个全员邮件:
1、从北京向南,在上海建立新的业务总部,2025年完成。
2、目前70%的收入来自南方市场。

由此可见,上述“地震”的爆料,并非空穴来风。
再回到迪思诉讼的事,一位网友分析得挺到位:
1、哪吒新的高管团队一来,对项目提出质疑,可能会拖成一笔坏,所以诉讼是无奈之举;
2、厂商拖代理公司,代理公司也拖汽车 KOL账期,谁给返点多谁有先结算;
3、以前的汽车媒体可能就几百家,现在媒体库随随便便两万多家……
结论:
汽车厂家赚不到钱,汽车媒体多了,单个媒体也赚不到钱。最终,全行业都赚不到钱,这可能就叫内卷……

本土公关公司不好过,国际公关呢?
答案可能是:更难。
比如,最近,爱德曼宣布裁员330人……

再往前推,就在伟达和BCW合并之后,某大区的公关团队几乎是被全锅端了……
为啥国际公关公司比国内的更难呢?
大叔认为可能有2个理由:
一是外企公关公司已经无法适应国内的媒体环境,说得难听一点就是“不接地气”;二是外企在华业务减少,以前很多外企能拿到单子都是因为外企定向指定的。
当然,中国企业出海对国际公关公司来说,是个机会。
大叔再谈2件自己的身边的事,保真,但隐去具体名字,也均与垫款有关。
某A朋友,从甲方高管离开,创业做公关公司,主攻创意传播和视频制作等,属于小型公关公司。前几年生意还算风生水起,去年开始出现问题。
最近一年多,ta应该问我提借钱提了好几次,理由都是“公司周转”。好几个项目的款压着,好几个新项目还要接,怎么办?
某B朋友,某公关公司老板,在业内有点名气,已经做了十几年了,属于中型。
前段时间,大叔本来想推一个大几百万的大甲方的公关单子给ta,但人家经过短暂评估后,B老板竟然直接拒绝了。
我起初是觉得对方是不是飘了,经常给我说今年公关生意难做,怎么挑起了客户?
后来,ta给我打了一个电话。ta问了一圈周围的朋友,对那个大甲方做了一个简单调查,发现虽然甲方很有名,但拖款情况非常严重,据说得一年。虽然这个单子有大几百万,但基本垫款为主,ta担心自己公司的现金流出问题。
大型公关公司的案例,你看到了,迪思!
……
至少6年前,大叔就发现,公关公司的价值,已经从“价值型”变成了“垫款型”。
彼时,经济向上,乙方想要给甲方“垫款”,都要靠关系的。
6年后,经济下行,公关公司又开始了分化,比如:
1、没生意型。甲方全部in-house,优秀公关人才都去了甲方,乙方彻底没了生意。大叔前几天才知道,某头部车企的品牌公关部竟然有600人……
2、垫款plus型。自媒体越来越多和细分,公关公司变成了“转话筒”和“垫款”,最多再加个活动执行,定个机酒……
大叔前段时间去参加某活动,媒体分类是:传统媒体、KOL、KOC、自媒体、视频自媒体……
我当时就纳闷了,问对方,KOL和自媒体,不是一回事嘛?对方回复大致意思是,现在的KOL就是那种发短讯和点评,比如发个微博(140个字图文+话题),而写长稿子的才是自媒体……
3、独立型。独立公关人,以前我是觉得这个“职业”不存在。现在来看,随着公关分工越来越细,比如:发稿的,seo的,做热搜的,搞水军的,mcn种草的……甲方不缺普通资源,缺的是核心资源和“脑子”。
4、细分型。上述提到的,发稿的,seo的,做热搜的,搞水军的,mcn种草的……大叔其实一直想去一个地方,那就是江西南昌……因为每天加我微信的,10个里有9个都来自这个地方!
5、专业性。只做自己专业范围的事,需要有些门槛,比如危机公关,财经公关,国际公关……但所谓“专业”的门槛,似乎也在降低。
最后,如果你是公关公司,你是哪个类型的?年底了,你垫款要回来了吗?你觉得公关还有价值吗?公关公司能摆脱“垫款”吗?你怎么看迪思起诉甲方?你曾被甲方“垫si”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