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一回归,震动全网,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热度扑面而来。
李子柒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中国的田园生活,充满诗意,也极具治愈力。从国外网友评论看来,甚至带着一种和平、化解了偏见的力量。
如果说《瓦尔登湖》代表这种生活的哲学符号,李子柒就是这种生活的现实符号,并且是目前此类的终极符号。
卡夫卡说过,“智力劳动把人推出了人的群体。相反,手工艺把人引向人群”。
互联网的人们会看着李子柒的木柴堆生出一种爱意,因为他们没有。
重回网络的第二天,新华社访谈了李子柒。
她思维清晰,对答如流,带着传播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归来。她有点像另外一个四川女孩李宇春,即使这些年作品减少,出场减少,但只要一出来,她就是那一个类别里的王者,地位没有人能够取代。
长江后浪推前浪,这句话,在她们身上并不成立。
我们也从互联网极快的全球传导中,感受到一股巨量的情绪满足所形成的商业价值是多么惊人。
更奇特的是,李子柒不在的三年,在国风、传统手工艺的赛道都没有出现另外一个头部博主?
李子柒让出来长达三年的空白期,为什么同类型、内容也做得很好的账号,却不能有同样的现象级传播?
比如复刻非遗文化的南翔(南翔爱吃饭)、九月(江寻千)、归乡人山白、 谢大炮 ;他们单个视频播放数据几乎都是10万+,内容质量也很优良,同样是展示田园与手作的清新天然,却都只是局部红人,大众对他们知之甚少。
归乡人山白
相较李子柒,他的手工工艺更为细腻娴熟,音乐更为澄静动听。
这更好的内容,为什么不能再制造一个顶流呢?越南等国家模仿李子柒的内容博主,同样不能与之争辉。
最大的原因,是内容信息产出超量,导致的用户成本决定的。
大众对某一类内容的需求被满足感,如果有一个IP做到了,就不会刻意寻找其他的同类内容。李子柒虽然停更三年,她过去的内容依然可以满足用户。
用市场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是一次交易。
点开一个视频,付出了时间的交易。购买一样物品,付出了时间和金钱的双重交易。认识一个人,付出了信任、时间、精力、金钱的多重交易。
搜索一个好内容需要花很多时间成本,确定一个好内容需要花精力成本,直接看现成的不香吗?
起初的喜欢,用户一定是自然流;到成为现象级的喜欢,那就是用户的跟风流了。
跟风流不是代表肤浅、人云亦云,而是后面的人不需要探求,只要跟风就能看优质内容。
这是用户交易成本决定的行为路径——为什么内容IP和企业,都追求品牌效应?
因为品牌=知名度,极大方便了用户和消费者在市场中“淘好货”,其中包括了时间效率、品质保障。这个无形成本,代表能够给予用户的更高效率,比价格还重要。
正因为如此,假如现在有人跟董宇辉,一样采用散文诗式的直播,即使文学功底再深厚,为人再亲和抒情,也不可能达到他的高度。
因为这个内容方向的大众满足符号已经竖立起来了,大家最想看这类内容的最短路径,就是去找这个符号——这是最低的用户抵达成本。
这也是为什么定位派总是强调“第一”和“唯一”,其实真正的逻辑不是心智占领,而是帮用户提升选择效率、缩短交易路径,它本质是对用户交易需求的充分满足。
并不是市场只能容下“第一”或者“唯一”,是用户只要一个最方便获取的。
利他,才能利己。
作为IP,有幸生活在一个极易传播的时代,人人都有机会创造奇迹。
作为品牌,被迫进入了一个万众传播的时代,人人都有机会超越自己。
李子柒作为田园生活的终级符号,给品牌和IP主理人的启示,就是尊重用户的交易逻辑——最多人知道,就变成最好的选择。
在品质达标的前提下,请相信你为知名度花的每一分钱,做的每一分努力,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