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下做品牌营销都说要创新,但是许多品牌在战略制定时常常依赖于传统思维,从而陷入一些所谓的“常识”中不可自拔。这些常识不仅不能帮助品牌识别潜在的机会,还不能推动品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本文将探讨品牌经营中的几个“常识”误区,让品牌认清现实,走出误区。
一、不纠结“主流”用户:消费分级与幸存者偏差
在许多品牌的视野中,消费能力较强的群体如Z世代、中产人群、白领阶层,往往被视为“主流”用户。这种看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合理性,但它也导致了对其他群体需求的忽视。根据相关研究,尽管中高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较强,但中国大多数消费者仍然属于中低收入阶层。他们的需求同样迫切,品牌若能有效满足这些群体的需求,将能够获得更广泛的市场认可。
成功的品牌往往不是盲目追求所谓的“主流”用户,而是深入了解和分析中低收入群体的真实需求。品牌可以通过调研和数据分析,识别这些群体的消费习惯、偏好及其痛点,以此为基础开发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像近几年杀出重围的电商平台PDD以及某写短视频平台,他们正是这类人群的主流阵地,这也是直播带货、团购平价消费能长盛的助推剂。
二、品牌忠诚度不再是常态
品牌忠诚度是品牌理想中的目标,但现实却是,消费者的选择变得日益多样化和瞬息万变。现代消费者在面对多种选择时,品牌忠诚度变得不稳定,许多用户因价格、体验、服务、价值观或社交影响而转向竞争品牌。这一现象要求品牌不断提供创新的价值,以保持与客户的关系。
因此,品牌应将重心从单纯追求忠诚度转向增强用户的满意度和体验。通过定期收集用户反馈,及时调整产品和服务,品牌可以维持良好的客户关系。此外,建立品牌社区和互动平台,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归属感,也是提升忠诚度的有效方式。
三、场景营销不止几个大场景
每个品牌的产品都有消费场景,场景对于品牌营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许多品牌只是关注几个大场景,比如聚会场景、办公场景和居家场景等等,从而忽视了这些场景之下细分的场景多样性。因为比如是居家场景,每个家庭成员的性格、情绪状态都可以细分出多个需求,而品牌应该深入研究这种差异性。
像奶酪市场的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外国人,对于中国消费人群尚未开发的情况下,某可蓝多的奶酪棒则聚焦了中国市场的低龄需要补钙的人群,从而奠定了其奶酪市场的份额。其次,也有的矿泉水品牌细分了煲汤场景、喝茶场景或者是婴儿水场景,成功用场景造需的方式推动销售增长。
四、简单的沟通胜于复杂的策略
在信息过载的时代,很多品牌倾向于使用复杂的营销策略和信息,试图传达多样化的产品特性。然而,研究表明,消费者对简单明了的信息反应更佳。复杂的传播内容可能导致消费者选择疲劳,反而影响购买决策。
品牌在沟通时应注重信息的简洁性和清晰度,确保消费者能快速理解品牌的核心价值和产品优势。同时,减少过多的选项和复杂的表达,可以有效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使用直观的视觉内容和简练的文字,使品牌信息更加易于消化和接受。
五、用户反馈不总是可靠的
品牌往往依赖用户反馈来优化产品和服务,但反馈的可靠性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时并不能准确反映真实需求。消费者的反馈可能由于一时的情绪或特定的背景而失真。因此,品牌不能仅仅依靠用户反馈来指导决策。
用户反馈不靠谱的原因在于用户往往基于情感做出反馈,而非逻辑分析。如小米汽车在创始人的激情演讲下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粉丝,但是在具体的社交网站上,他们会为自己的体验附加看似合理的解释,但这些解释往往是主观的,无法准确反映产品的实际问题。产品设计不应过度依赖这些情感化的反馈,而应聚焦于明确的需求,基于产品逻辑和业务目标做出判断,从而确保产品的长远发展方向。企业应结合数据分析和市场研究,全面了解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用户的行为模式和消费习惯,从而形成更科学的决策依据。
六、顾客体验不仅限于购买过程
很多品牌只关注销售过程中的顾客体验,但实际上,顾客的整个旅程(从品牌认知到售后服务)都对品牌形象和忠诚度有重大影响。品牌需要关注每一个接触点,以提供一致而积极的体验。
在制定顾客体验策略时,企业应考虑到用户的全生命周期,从首次接触到最终购买,再到售后服务,确保每个环节都能为消费者提供正面的体验。此外,定期评估顾客体验的各个环节,收集反馈并进行调整,将有助于提升品牌的整体形象。
小结:品牌经营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企业必须不断调整策略。在探索品牌成功之道时,理解和应用这些常识误区,将有助于品牌更好地定位自身,满足更广泛的消费者需求。只有以人为本,关注用户真实需求,品牌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wen
编辑:志玲不是姐姐
来源:CNAD广告网资讯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