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京东因代言人杨笠"男性歧视"言论而陷入舆论漩涡,不得不紧急发布道歉声明。品牌与争议话题之间,究竟是应该明哲保身还是勇于表态?
在当下这个"键盘侠"横行的时代,究竟该如何应对品牌危机?让我们重温Nike在2018年的那场"豪赌",或许能找到答案。2018年,Nike用了一个极具争议的决定,不仅没有被舆论打倒,反而在亏损40亿美元后创造了品牌价值新高。
逆风而行:
Nike的“Just Do It”30周年广告风波
2018年9月,Nike发布了纪念"Just Do It"口号30周年的广告大片。让所有人意外的是,他们选择了当时最具争议的NFL球员Colin Kaepernick作为主角。这位曾经的旧金山49人队四分卫,因为在比赛中单膝跪地抗议种族歧视,而被NFL球队集体封杀。
广告一经发布,立即引发轩然大波。保守派群体发起抵制Nike运动,有人在社交媒体上晒出剪破的Nike鞋袜,甚至有人放火烧Nike产品。
Nike股价应声下跌3.2%,市值蒸发超过40亿美元。
但Nike没有选择道歉,也没有撤掉广告。相反,他们加大了传播力度,将这支广告投放到更多渠道。广告中Kaepernick说的那句"相信某些事物,即使这意味着要牺牲一切"(Believe in something, even if it means sacrificing everything),成为了刷爆社交媒体的金句。
结果如何?短短一周后,Nike的在线销售额暴增31%,股价不仅快速回升,还创下历史新高。更重要的是,Nike成功赢得了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心。根据爱德曼调查显示,在Z世代群体中,82%的受访者表示会选择在社会议题上表态的品牌。
海报画面中这位名叫Colin Kaepernick的NFL球员,正是掀起轩然大波的关键人物。他的"成名"之路,与Nike最近的"惊世骇俗"之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让时间回到2016年,在NFL季前赛奏响国歌的庄严时刻,他选择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姿势 - 单膝跪地,以此无声抗议着美国社会中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与司法不公。
这个看似简单的跪地动作,却在美国社会引发了巨大争议,尤其是在爱国者群体中更是掀起轩然大波。就连总统特朗普也忍不住对此发声,他言辞犀利地表示:"如果那个家伙对美国如此不满,不如另觅他国。与其祈求改变,不如直接离开这个国家。"
不只是Kaepernick,
Nike的争议营销史
事实上,选择Kaepernick并非Nike的一时冲动,而是其一贯营销策略的延续。纵观Nike的历史,我们能发现它总是善于挑选"有争议"的运动员进行合作:
Nike x Michael Jordan
Michael Jordan(1984年) 当年NBA禁止乔丹穿着红黑配色的球鞋出场,Nike非但没有更改设计,反而借此炒作,让Air Jordan系列成为了街头文化符号。每当乔丹穿着这双"违规球鞋"出场,Nike都会替他支付5000美元的罚款,并将这个故事变成了品牌传奇。
它之所以被称为“禁穿”,是因为在1985年,NBA联盟规定球员的球鞋必须以白色为主色调,而迈克尔·乔丹穿着这款黑红配色的AJ1上场,违反了规定,因此被联盟禁止穿着。
1985年2月联盟还专门致电耐克,明确黑红相间的球鞋是被禁止的,但这反而提升了这一款鞋子的知名度,引起了球迷们疯狂购买的欲望。
Nike x Tiger Woods
Tiger Woods(1996年) 在高尔夫这项传统白人运动中,Nike力捧这位混血球员,打破了种族壁垒。
当Woods陷入个人丑闻时,其他品牌纷纷与其解约,但Nike选择继续支持,认为"个人生活不该影响体育成就的评价"。
直到2024年1月8日,曾获得15次大满贯冠军的著名职业高尔夫球手Tiger Woods在社交媒体平台 X 发文,确认与 Nike 公司结束了长达27年合作关系。
Dream Crazier - 疯狂的女性力量
2019年,Nike发布了"Dream Crazier"广告,由网球名将小威廉姆斯旁白。广告直指体育界对女性运动员的偏见和刻板印象:当女性表达情绪被说"歇斯底里",追求卓越被说"疯了",打破记录被质疑"不自然"。Nike通过这支广告明确表态支持女性运动员,挑战性别歧视。
You Can't Stop Us - 疫情下的团结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Nike推出"You Can't Stop Us"广告。在全球体育赛事暂停、社会隔离的背景下,Nike选择聚焦种族平等、性别平等等社会议题,传递"即便世界停摆,也阻挡不了追求进步"的信息。这支广告同样引发争议,但也获得了年轻人的强烈共鸣。
争议之下的品牌力量
Nike敢于触碰敏感话题的底气来自何处?
首先是其对目标受众的准确把握。Nike深知其核心消费群 - 35岁以下年轻人普遍持有更开放包容的价值观,愿意支持勇于表达立场的品牌。
其次是Nike强大的品牌调性积累。Just Do It不仅是一句广告语,更成为了鼓励人们追求梦想、突破自我的文化符号。这让Nike在争议中依然能获得消费者的理解与支持。
最重要的是Nike展现了品牌的社会责任感。在利益与价值观的权衡中,Nike选择了后者。正如其首席执行官所说:"相信某些事情,即便这意味着要牺牲一切。"
这种始终如一的态度,让Nike在争议声中不断壮大。这也启示我们:优秀的品牌不是一味讨好所有人,而是要有明确的立场和价值主张,才能赢得真正的品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