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企企宣创始人南则北。
在知乎上,回答了很多“代运营是否靠谱?”系列问题之后,就经常被推荐回答此类型的问题。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人一提到代运营,就觉得充满了很多不确定性。
大家不了解行情,以为代运营很吃香。
其实,我身边认真做代运营的,都很苦逼,每天起早贪黑,每天绞尽脑汁,赚的都是卖命的钱。有时候,想想就想起《大话西游》,脑壳里忍不住蹦出“ 你看那些搞运营的人像一条狗。”
为什么有人觉得代运营是一个坑?
我们从市场,甲方,乙方各自角度来聊聊。
01
从市场角度来看
1.1 大环境变了
不少咨询的客户,还是和以往一样乐观。乐观好啊,但也不能过分乐观。今年,一切都变了。从我们接触或合作的一些品牌反馈来看,今年乃至未来几年,商业环境将更为严峻。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消费降级;平台流量增长疲软,获客成本高了;竞争加剧,价格战盛行,都没有利润,仅仅勉强活下去;直播带货,也进入瓶颈期,主播带不动货了。在风口上,遍地是黄金,机会无处不在,但风口不可能一直在。以前,没现金流了,画好饼拿着PPT去找投资。现在,投资人都转行了。以前,卖不出去,找主播带货。现在,能卖出去的主播都没几个了。不少百万级别主播带不动货了,转型卖课,反手教大家带货,收割一波。以前,没有流量,直接把投放拉满或找渠道清货。现在,投放没预算,供应商也都跑路了。环境变了,需求变了,市场变了,一切都变了。打法也要及时更新迭代。如果现在还在用以往的经验,那今年真的很难,很可能就掉队了。
1.2 运营门槛变高了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媒介平台从扩张式野蛮时代进入标准化精细化深耕时代。传统的运营方法已经不再有效,需要运营人员具备更加全面和细致的运营思维和技巧。
在新形态下,运营人员需要更加注重流程化、精细化、用户化和生态化的运营思维。这意味着运营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运营素养,还要具备对数据、策划、推广等方面的深入理解和实践经验。
然而,目前大多数运营,很多都是职能型的,市场上真正具备运营思维的顶尖高手非常稀缺。
而代运营充满复杂性,具有很大的挑战。
代运营不仅需要掌握内容策划、广告投放、社交媒体运营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还需要时刻跟进平台的变化和用户的需求。这种高要求的工作压力和不确定性使得代运营人员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时间,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02
从乙方角度来看
2.1 劣币驱逐良币
市场不规范,劣币驱逐良币。其实每个行业都存在这种现象,代运营也一样。
在代运营市场上,我们不可否认存在着一些不良从业者,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真正的运营经验,却夸大自己的能力和成果,承诺过高的效果,以低价吸引客户,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很多找我们合作的,一般都会说,为什么别人都能保证合作期内涨粉多少,阅读多少,播放多少等,为什么你们不行。有时候,我会顺着客户问一句,那他们承诺您们最终转化了多少吗?这时客户一般也说转化倒是没法承诺。
不管是任何渠道,账号运营的效果肯定都是没法保证的,专业的团队,可以帮助客户减少成本和提高成功的可能性。可以通过专业化运营把相对的价值最大化,少走弯路。但运营不是万能的,也不一定是救命稻草。
不过,要是广告投放的话,可以大致预估出整体曝光量以及大致获客成本,这个倒是没问题。但最终具体的转化,那还是需要结合公司自己品牌影响力,产品价格,销售人员能力等等,不是简单一个运营就能做好的。运营只是企业经营中的一个环节而已。企业的成败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不能只是片面的归因于运营的好坏。但没办法,真话很难听,都不愿意承认合理的效果才是正常的。除了小红书对数据造假管控相对比较严,其它平台的数据水分真的很大。比如当下最热的某短视频平台,不到一百块钱,你就可以买到百万的播放量上万的互动数据。这也就是我们今年不再接此平台的业务的原因,因为数据是底线,我们不做承诺,不刷数据,但是别人动不动就20w、50w互动的刷,真的比不过了。其实,内容的起量核心,不是粉丝基数,而是内容。这本来就是非常有门槛的事情,只是很多人比较自信,想的太简单,不就是写几百个字吗?前台都能写。然后被啪啪打脸。
我还是坚信踏实和真实的代运营方式才是长久发展的基础。虽然无法给客户承诺夸大的数据,但可以通过真实的运营努力,帮助客户建立稳定的用户群体,提升用户留存和活跃度。我们注重建立真实的用户互动和品牌形象,以长期效果为导向,从而实现客户的可持续发展。
2.2 太苦逼了,高手看不上
市场上真正具备运营思维的人员非常稀缺。而且认真做代运营的,都很苦逼,每天起早贪黑,赚的都是苦命钱。导致本来就稀有的运营高手大多都不愿意去做代运营,人家直接去大厂做高管岂不美滋滋,何必出来自讨苦吃。
偶尔有出来做的,一般也都是逐渐转型,要么做咨询,要么做自己的流量。
包括我们自己也是,已经开始逐渐转型了。
由于代运营挣的是苦命的小钱,顶层的大佬不愿意做,大多数都是腰部和底部的人员入局,导致,市场上的代运营团队,水平参差不齐。
在这个行业久了,各种现象都见过。
我们见过,有2个运营人员和6个销售配置的代运营公司。
我们见过,有承诺阅读量和粉丝等无效数据,实际上,全都是买的,但乙方不知道被骗还很开心。
我们也见过,认认真真给乙方做运营,结果因为过于真诚,反倒是被乙方欺负的……
其实,我很心疼,那些真正一心一意为用户付出的代运营同行的。
人家说你们的行业坑,但其实你们也是被坑的。
对于,真正为客户负责的代运营同行,我给大家5个建议:
1)尝试自己做流量
大家可以试着抽出一些时间,做自己的流量,效果或许比代运营好。
当然,自己做流量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这也是一个值得投资的方向。通过专注于自己的流量建设,可以更好地掌握企业的命运,并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过,无论选择代运营还是自己做流量,关键是要持续创造价值,与用户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为他们提供有意义的内容和服务。只有这样,无论是代运营还是自主运营,都能获得成功并实现业务增长。
2)坚持长期主义
大家都想赚钱,但有些时候,更关键是要看未来的趋势。
及时满足很重要,但对于企业家来说,更应该懂得“延时满足”。
我不知道大家代运营有没有挣大钱,反正我当时出来创业的第一年,要不是有政务类项目托底,当时企业类的代运营就亏了30多万。但好在有政务类项目托底,整体来说算是持平。
当然,当时企业类代运营亏钱,其实,可以说是我自己造成的。我们给第一批种子用户,免费提供了很多增值服务。
比如,有个客户在我们这里做了微信公众号代运营,后面又想做广告投放,我们就免费帮人家托管广告。其实,我们自己一年投入很多成本的。又比如,有个客户,一开始只是找我们做直播运营,但后来公司介绍,PPT制作,微信公众号运营以及一些视频剪辑都免费给做了。最后一年下来,也赔了好几万。还有一些项目,其实做之前,我们就知道一年做下来,不但没有从客户那里挣到钱,反倒是可能赔好几万。但还是坚持接了。
对于某些项目,我们看重的不是眼前的利益,更多是关注其未来的趋势。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给客户持续创造价值。客户未来自然也会源源不断回馈我们。
所以,出来创业的时候,我就不指望一开始就通过代运营项目赚钱。
当然,正是因为这样的坚持,也有幸和越来越多的品牌方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未来将继续踏踏实实服务更多合作伙伴。
3)刻意练习,成为好的运营人
运营类岗位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衍生出来的。相比很多其它行业的岗位,算是新兴的职业。尽管这几年整个运营领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整体的运营系统知识相对比较稀缺,市面上少有的参考书籍质量,良莠不齐,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且,运营岗位工作一般很繁琐,一大堆事情,加上整个大环境都很浮躁,导致很多运营人员没有时间,或者根本就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思考。
很多人利用碎片化的一些时间,随便看了几篇运营方面的干货,或者听几次课,就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就觉得自己已经成为运营高手了。
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就成为好的运营人呢?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1万小时定律。就是说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频繁变成超凡。
尽管,艾利克森本人出面强调,从来不存在1万小时定律,它仅仅是被畅销书作家对心理科学研究的一次不太严谨的演绎而已。他本来的报告强调的是“刻意练习”,而非1万个小时这个魔术数字。
但从中不难发现,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必须是需要有目的持续学习,是一种终身学习和持续进步的态度。
作为运营人员,具备基本的运营素养,掌握各种运营技巧和手段,只是必备的基础。
但好的运营者,不能止步于此。好的运营者,需要刻意练习,需要终身学习,并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好的运营者,能做到透视全局,能在众多繁杂的可能性中快速甄别出最核心杠杆点的能力,并以此撬动更多事情和成果的发生。
4)好的客户是相互筛选的
近3年的创业过程中,虽波折不断,但承蒙大家厚爱,有幸和一些品牌方、同行及其他一些客户一路携手相伴,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了过来。
截止,目前,企企宣旗下自己账号全网累积关注用户70万+,累积服务客户300+,其中长期合作的客户占比超过72%,服务客户全网累积关注用户3000万+。
其实,实际找我们要合作的客户量非常非常庞大。我今天写这个内容的时候,看了一下后台数据统计,近3年的时间里,主动联系我们有明确合作需求的客户一共19806个。但出于对彼此负责,除了刚开始创业的前几个月,不是那么慎重的接了几个之外,接下来的2年多的时间里,每个客户我们都会先做项目评估,不合适的都拒绝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那种感觉,我们现在这个阶段,确实见的客户非常多,什么类型都基本上见过了,所以一个客户适不适合,能不能达成长期合作,其实在初步沟通的时候基本上就能判断出来了。
如果初步沟通的时候发现不适合就立即止损,双方就没必要继续浪费彼此时间了。
其实好的服务商比好的客户更难找。只要你真的专业,真的靠谱,做得比别人很好,就不愁找不到客户。
5)钱没到账都没用
创业初期,有大厂或其它500强企业找我们合作的时候,非常开心,觉得自己特别牛,对方要求什么都好好好,无条件配合。
结果有的项目,团队已经开始辛辛苦苦干了几个月,款项什么都还在走他们内部流程,有的还是漫长的账期,甚至曾经某个央企,还想让我们先干活,等一年合作期干完,再给我们结算。
当时,有的项目还是接受了某些不平等的条件,想着说我合作的客户很牛,做个背书。但是其实也没有用,因为大多都签署了保密协议和廉洁协议,也不能当做案例宣传。至于报价,也没有因为是名企就提高了,只是按照正常的标准收费。
后来看到华杉老师说,他们经营有两条原则 “ 给钱就是爷 和 不给钱就跟我没关系。”
比较理解的。如果干活重拳出击,各种要求,但付款抠抠搜搜,那你再强对我们没有用。
很多客户,就是回款跟不上,现金流断了倒下的。比如恒大倒下,很多下游供应商也都倒了。
所以,很简单,谁给钱,就给谁干活。
当然,很多大的品牌需要走账期,需要垫付等,但有的基于资源或长期合作等各种原因不得不妥协。这个最终取决于自己的选择了。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除了外部的回款,内部的推广也是一样的道理。
从0-1阶段,预算一定要花在刀刃上,可以干不赚钱的事情,但是亏本的事情一定不干。
03
从甲方角度来看
回答了很多知乎问题之后,我做了总结,可以分为以下2类:
3.1 乙方收了钱,不认真干
这种情况的话,确实是乙方的责任,拿钱办事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3.2 乙方收了钱,没有达到预期
关于没有达到预期,我觉得也要分情况。
如果是乙方自身原因,没有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甲方正常付出的价值回报。对于这种情况,确实是乙方的问题。
但其实,有的时候,甲方自己也有一些问题。
很多圈外人,被各种卖课的大V忽悠,就真以为互联网红利滚滚,普通人随随便便就能轻松年入百万,小企业动不动GMV也能几亿。
真实的情况是,互联网的红利逐渐消失,进入了存量时代。新媒体也已经从初期的野蛮生长和中期的内容为王,到现在已经全面商业化,进入商业为王的时代,而且还在不断迭代。
大家还是要理性,动不动就卖几个亿的,你当做娱乐新闻看就行了,搞的大家以为赚几个亿真的很容易。
你看到花西子,你看到李佳琦,但你没看到的菇小菇、末燃等都纷纷倒下了,你没看到得无数百万大V带不动货了,开始转型卖课。
有人或许一次努力就考上了清华,而有人终其一生都未能成功。接受自己,正视自己的能力和资源情况,利润才是王道,还是要理性,不要盲目攀比。
举个咨询过我们的客户。以前没做过线上,有一天突然发现斜对面的同行一下子人流激增,持续爆火。多方打听,发现对手是通过做小红书运营带来的流量。于是,网上找到我们,基本上没有预算,但还是希望帮他把小红书快速做起来。
我们分析了对手在小红书内的布局,发现人家已经做了四年多,除了自己账号运营,还找了素人和初级达人种草,种草笔记累计数百篇。
和客户反馈,说没有预算的前提下,一个月就做起来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客户不听,反复强调那为什么别人突然做起来。其实客户是明白别人持续投入四年多的事实,但不愿意承认。
这种完全不理解平台的客户,肯定是不能接。
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有一个是两年前咨询我们的酒类客户,而且是酒类里面比较细分的一个小众品类。咨询的时候,刚刚才做不久,说是想对标江小白,希望和我们合作后,一年GMV做个几十亿。真的被吓一跳,没接。当时咨询的那个客户,酒类项目后来好像也黄了。
很多人看到江小白的成功,却忽略了他背后的投入。很多人以为江小白是靠文案取得成功,但文案只是他的一个助力,全国各地几百万家线下强大的供应商渠道才是他的护城河。要是文案的话,很多人都可以写,甚至可以比江小白还写得更入人心。
商业成功背后往往是不同阶段的巨大的付出,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冰山一角。再举一个例子。我朋友他们一个客户,合同里明明签订了具体的合作服务内容,但对方却总是额外附加其它服务给他们,一两次还行,但次次如此。最终他们每个月都干了合同里面几倍的活,搞得他们有点崩溃,整个团队都期待赶快结束合作,甚至,宁愿把所有的钱退给客户,只想赶紧终止合作。
一分钱一分货,是有道理的。
记得之前有个老板见了很多同行之后,又找到我们。双方就他的项目一聊,他夸我们专业,说他的项目对我们来说易如反掌,要把他的项目交给我们马上启动。能得到他的认可,我当然很开心。
但出于真诚且负责任的态度,在还没建立正式的合作之前,我还是提醒他,我们只能保证帮他把他的钱花出该有的效果,帮他把他的钱价值最大化,但他的那个预算我们无法帮他一下子做到同行头部。
我们能做的只是,通过各种相对专业的运营手段及技巧,帮助客户围绕用户的新增-留存-活跃-传播以及用户之间的价值供给关系建立一个良性循环,持续帮助客户提升效益。
至于,想要一步登天,一夜暴富的那种诉求,我们也无能为力。
总的来说,好的客户难找,但好的运营商同样也难找。合作前甲乙双方都要尽可能相互了解,相互闭坑,双方不适合就不要硬着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