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品牌圈的短剧更新速度,比连续剧快多了。
7月10日,麦当劳推出《重生之我在麦当劳修炼魔法》;7月19日,太二推出《实习霸总狂宠卖鱼妹》;8月7日,美团推出新短剧《我在日记本里逆天改命》、前两天又刚上新《我把失忆霸总捡回家》。
短剧的起源,其实是网络爽文。
广告商为了吸引更多人关注,会从爽文故事里截取一小段内容拍成视频、作为吸引读者的钩子,结果发现比起网络爽文,大家都更愿意看这种小短剧,于是开始迅速迭代发展。从开始的娱乐消遣,逐步转化为商业应用,在甲方的项目招标中,短剧已经被列为常规项目。为什么品牌热衷于拍短剧?照这个趋势下去,TVC会被短剧取代吗?今天浅谈一下。
01
TVC价格,确实被短剧打下来了
一个绕不开的真相,比起TVC,短剧性价比确实高。
第一个,制作成本低
在传统TVC拍摄过程中,一般会涉及到棚内置景/外地取景、服化道、摄制组、专业演员等细则费用。制作成本高,报价自然也高,一个传统TVC的报价,动辄几十上百万。
但是,一部短剧的报价低一点可以低到3-4万,更精品一些的,可能是十来万左右。朋友告诉我,他刚完成一部TVC的广告费用60万,如果拍短剧可以拍4部。
第二个,拍摄难度低、周期更短
以前拍一支TVC,基本都是按月为计算单位,为了追求极效果,还会跑到不同地点取景。但是短剧几天就能拍完一部,场景可能就几个,操作更加方便。
从一位广告圈朋友那里了解到,他们刚完成的短剧,半天时间拍了5集,一半演员由员工客串,场地是老板闲置的豪宅。能省的全省了,并把省下来的费用拿去投流。
第三,ROI转化高
短剧还搭配挂链接、小蓝词、购物车设置、直播间承接等组合玩法,一定程度解决了品牌方转化需求问题。
比如:去年韩束与抖音头部短剧达人@姜十七 合作短剧,便是通过“短剧种草+品牌自播+达播”的方式,转化了「韩束红蛮腰礼盒」150+万套销量。
02
短剧更符合人性,没人能拒绝爽剧
从社会角度看,短剧是短视频时代的产物,也代表着未来主流内容消费趋势。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为373.9亿元,同比增长267.65%。预计到2027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超1000亿元。
用户注意力在哪里,广告就应该打在哪里,内容也要根据媒介渠道作出改变。
在传统电视时代,品牌会砸重金在央视黄金时间投放TVC。但在互联网时代,如果是直接在短视频平台投放TVC,估计下场就是被快速滑走。品牌应该尝试把广告变成用户感兴趣的内容,而短剧是一个相对合适的载体。
一分钟一集短剧,全程高能反转不断,每一集结尾都留着钩子,勾着用户一口气看完。
另外,很多短剧内容都是迎合人性,把生活里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精准把握用户心理需求。
在美团《我在日记本里逆天改命》,一个保安因为捡到能许愿的日记本,然后开启了逆袭人生。
优臣品《高考后我成了千金小姐》,以隐藏集团千金身份,打脸职场里的恶毒女配,开启爽文人生。
上班已经很累了,很多人根本看不进去深度电影。而这种不需要动脑子的爽剧,可以带来自己的意淫被实现的满足感,带来一些简单直接的情绪价值。
比起传统TVC广告,时长短、爽点多、反转快的短剧,更容易让用户不设防,看剧的同时,也是在潜移默化中接收产品信息。
03
品牌拍短剧,广告行业何去何从?
每当有一个新鲜事物出现时,大家最关心的是自己是否会被取代。
和AI取代不了创意一样,短剧同样取代不了TVC,它只是丰富了广告的表达形式。对于广告行业来说,又有了一种新玩法!
做短剧,确实在一定程度达成品牌暂时的销售KPI。但从更长远角度思考,想增加品牌力、品牌溢价以及覆盖更高阶的群体,依旧要回归TVC。
一支好的TVC,可以帮品牌传递价值观和温度、增加用户信任度,让品牌可以穿越周期。
对比之下,这些“塑料感”爽剧,更多是迎合当下市场需求,更谈不上品牌价值的沉淀。
如今的短剧市场看似一片欣欣向荣,但背后也隐藏了不少坑,奉劝那些想抱着以小博大的品牌入场前,先想好这两个问题:
一个是创作问题。目前被市场验证过的爆款题材,大多还是霸总、重生、逆袭等等。同样的题材,品牌要如何切入才能“抢”得过别人,不至于让用户感到审美疲劳。
当然,品牌也可以自创题材和设定,但也要做好接受市场检验的心理准备。
另一个是投入问题,实际上,你拍的短剧不一定会被用户看到。
据某位短剧导演透露,一部短剧从生产到上线,剧本成本大约占4%、制作成本占6%-10%、投流成本占80%-85%左右,并且还在不断增加。
目前的品牌短剧,霸总的人物设定,总透着一种廉价的富家子弟塑料感。所以不是所有品牌都适合短剧。而对于目前齐刷刷塑料感短剧,想要破局,除了好的剧本,或许可以像王家卫一样用电影班底拍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