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的理解规模——第一战略
1917年,可口可乐将广告语改成了“每日有三百万瓶可口可乐售出”,8年之后1925年,又换成了“每日有六百万瓶可口可乐售出”,如果当时有排行榜,可口可乐也会是第一个打出:可口可乐销量遥遥领先,通过宣传销量制造热销,带动品类热度,从每日三百万瓶到每日六百万瓶,深刻的理解规模——第一战略。
标准化是规模化的前提,规模永远是最挣钱的战略,也是少数企业真正拥有的战略
乎所有的你能够看到的品牌在入市之初,都是先从产品出发的
在产品初入市场时,要保持对于渠道数据的敏感性,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市场之初的认知挑战。有效的点一旦找到了,要不遗余力的打透、放大、再打透、再放大
品类之初,消费者是通过产品认知品牌的,对于产品体验的好与坏会落到对于品牌的评价。广告要以产品独特的差异化卖点为主,强调原料、工艺、技术带来的独特价值点。几乎所有的你能够看到的品牌在入市之初,都是先从产品出发的,1886年的可口可乐也是如此。
1886年3月29日在《亚特兰大日报》上可口可乐打出了第一个广告,即使如今看来这个广告丝毫不过时。三段式的广告语:告诉了消费者我是谁(品牌名),有何不同(功能、利益)在哪买到。
- 可口可乐,美味!清爽!醒脑!提神!(利益)
- 兼有奇妙的古柯叶和著名的可乐果的特色!(功能)
- 各个冷饮柜均有出售(线下渠道)
- 只需5分钱一杯(价格信息)
价格敏感型客户
从产品层面来说同属可乐品类,起初消费者不愿意为一瓶价格相同、口感相似却不是可口可乐的可乐买单,即使在渠道、推广上不余遗力,但还是没能找到有效的方式。(可口可乐5美分6盎司、百事可乐5美分6盎司)
1934年,百事可乐以5美分的售价,销售12盎司(大瓶)可乐。打出:“花同样的钱,享受双倍的可乐”广告语。5折售价的百事可乐,迅速在全国范围内热销起来。
作为后来者,首先回答的问题:我的顾客从哪里来,从竞争对手那里来。百事可乐通过5折的销售策略,在第一阶段成功的转化了可口可乐用户中的价格敏感型客户,他们对于品牌没有偏好,对价格相对敏感。
各自的基本盘、基本面,决定了基本策,要攻其不可守
声、文、音、乐
反传统作家艾伦・肯特和奥斯汀・克鲁姆则用《你认识约翰・皮尔逊吗?》的曲调写了一首轻快的广告歌——《百事可乐就是好》。
- 百事可乐就是好,十二盎司可不少
- 同是五分量翻倍,百事可乐真实惠
- 五分五分叮当响,百事可乐滴滴香
百事可乐将这首歌制作成了30秒电台广告,在电台播放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后,又将改编成管弦乐曲唱片,这之后,这首歌又被改编成了进行曲、华尔兹舞曲、伦巴舞曲以及乡村歌曲,被反复传播,一度收获“美洲大陆的灾难”的评价。
之后,蜜雪冰城改编了《哦,苏珊娜!》我爱你呀你爱我~蜜雪冰城甜蜜蜜
- 有用的一直好用,那就拿来就用
- 已经验证过实用的,拿来管用
- 不要绞尽脑汁想新招,困了、累了,喝东鹏
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面对百事可乐来势汹汹的竞争,可口可乐也曾被带偏了革命路线,尤其是在百事可乐的盲测挑战中,可口可乐甚至推出了更清淡的可乐,以适应消费者的口味偏好。这是典型的被对手带了节奏。
- 在竞争中,反着干比顺着打更“能打”
- 优秀的将领,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越信任、越购买
社会心理学研究显示,人类会对自己熟悉的事物特别偏好,喜欢程度会随着出现频率而提高,社会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曝光效应”,也叫熟悉定律。越熟悉、越喜欢、越喜欢、越信任、越信任、越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