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几年国内餐饮店数量的变化会发现一个趋势:
咖啡赛道
瑞幸13273家店,星巴克7080家。
茶饮赛道
蜜雪冰城27268家,没有国外品牌。
汉堡赛道
华莱士20000家,塔斯汀门店7000家,肯德基1000家,麦当劳6000家。
国内品牌的崛起显而易见,包括汽车赛道,比亚迪等电车品牌打得BBA惊慌失措,这背后是国力的崛起、科学技术的崛起、商业思维的崛起。
90后00后作为当下的主力消费人群,他们成长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从他们的消费行为中能明显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幸福感和文化自信。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舶来品牌走向衰弱,国内品牌走向崛起,这是趋势,更是事实。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品牌拥抱国潮,并敢于向世界知名品牌发起攻击,让中国产品走出世界。
蜜雪冰城的使命是让全球每个人享受高质平价的美味,成为受人尊敬的品牌。
霸王茶姬用一杯茶传播中国茶文化,使命是以东方茶,会世界友。
瑞幸在短短几年内超越星巴克,使命是创造世界级咖啡品牌。
塔斯汀只做中国汉堡,使命是用中国方式重新定义汉堡,让世界爱上中国味。
从门店数量上看这已经不是豪言壮语,而是即成事实,并且各自具备差异化的竞争力。
蜜雪冰城的产业链优势,霸王茶姬的标准化,瑞幸背后强大的运营团队,塔斯汀的产品研发力,一场声势浩大的国产品牌出海行动已拉开帷幕。
有肯德基麦当劳的汉堡市场,
塔斯汀为什么能杀出重围。
汉堡作为典型的舶来品,来中国早,门店数量多,肯德基麦当劳几乎成为汉堡的代名词。
华莱士虽然从数量上超过了麦当劳肯德基,主要聚焦下沉县级市场,从品牌形象上和产品上并没有实现超越,中高端市场仍旧被麦肯所占据。
塔斯汀的出现动摇了麦肯的根基,具备釜底抽薪的能力。
在产品上,摒弃了市面上惯用的面包胚,创新使用手擀现烤堡胚,无论从口味上、还是食品健康上都更胜一筹。
并且在馅料上大胆启用中国风味,比如火爆辣子鸡汉堡、北京烤鸭汉堡、梅菜扣肉汉堡、麻婆豆腐汉堡等。
这种破坏式创新不仅符合中国的餐食习惯,也使口味单一的西式汉堡变得索然无味。
产品研发能力的重要性远高于营销推广,需要洞察消费者需求、需要抽丝剥茧般去迭代,更需要勇气和信念做支撑,甚至还要面对新品上市的各种阻力。
这也是为什么肯德基1987年进入中国接近40年,都没能研发出这样的产品。
除了在产品上大胆启用中国味,还有品牌策略上提出中国汉堡。
塔斯汀门头运用的中国红,商标是“塔狮”的形象,包装设计上主要是以红色色调为主。
中国元素的使用加深了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视觉形象,符合文化自信、国货崛起、民族认同感增强的趋势。
品牌策略的成功不仅仅是中国汉堡四个字,而是背后所带来的精神价值。
品牌的核心价值包括三个层面:功能价值、情感价值、精神价值,其中精神价值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品牌的美誉度与忠诚度。
人们买耐克球鞋,得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的运动装备,还有just do it强大的精神感召。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都是糖水,喝了还不健康,大家为什么要买?
喝可口可乐在精神上会觉得爽和幸福,喝百事可乐会感觉自己年轻,这些都是他们的精神价值。
塔斯汀的功能价值就是汉堡,但是塔斯汀和中国汉堡连在一起时,大家买到的不仅是汉堡,还有爱国精神,文化自信,前段时间鸿星尔克、白象方便面爆火也证明了这一点。
最后一点,是性价比。
有些国产品牌如中国某某打着爱国的旗号,干着割韭菜的下流勾当,最后被消费者抛弃,具体哪个品牌我就不点名了。
塔斯汀的定价居于麦当劳和华莱士之间,便宜又量大,20元左右就能搞定一顿打工人的饭,在周二会员日还可以买一送一,很有性价比。
从塔斯汀的发展路线看,在2018年前都属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从2018年开始定位中国汉堡,并且从产品上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品牌形象上能引起消费者心理变化,产品上有了差异化和记忆点,有了话题度和传播度,一条完整且有竞争力的品牌模型就此搭建完成。
差异化的尖刀产品+顺应国潮趋势,成就了塔斯汀,也成就了一大批国产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