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建立强大品牌,其中一种途径就是把自己与声名显赫的人和组织联系起来。
——《权利进化论》
1
网文《全职高手》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战队成员安文逸在表现不佳,快失去信心的时候,身为队长的叶修提醒他:“你就算是根烂草,和大闸蟹绑在一起,那你就是大闸蟹的身价啊!”
如果把稻草(烂草)和大闸蟹的身价代入一下广告行业,不难发现我们服务的品牌都有一个大闸蟹梦。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有钱的品牌高举高打,从线上到线下对所有人进行饱和式的广告覆盖;没钱的品牌就在网上整各种花活,用发疯成就发财梦。
初心很好,但它们却没看清一个事实:自己本身只是一根稻草。
说这些品牌是稻草绝不是想要贬低这些品牌,只是想说他们的劲使错了方向——稻草卖出大闸蟹身价最快的方式不是自己变成大闸蟹(进化论也不允许),而是去绑住一只大闸蟹。
今天,我们就只看几个稻草找大闸蟹的例子。
2
在瑞幸咖啡刚开始做大面积推广的时候除了惨无人道的低价优惠券之外,还主打一个顺丰配送。在星巴克外卖靠跑腿、配送时间还不能保证的2017年,顺丰送瑞幸这种组合,给我这种重度咖啡用户着实带来了不小的认知震撼。
顺丰是瑞幸起家时,绑上那只大闸蟹。这种绑定,为瑞幸带来的不止是咖啡配送履约的保证,也是品牌实力和服务品质的展示。
然后消费者愿意去尝试有履约能力的新咖啡品牌,瑞幸也拿到了咖啡市场的玩家入场券。(这部分内容的有效性限定在2017年&2018年这个时间段内)
今年瑞幸又找到了茅台这只大闸蟹,一下子把自己的身价提升了92%。酱香拿铁之后,瑞幸再也不是那家只能卖¥9.9的咖啡店,而是一家可以卖¥19的奶咖店。
至于瑞幸和茅台的合作,茅台得到了什么?我想大概是茅台这只大闸蟹给自己找了一根稻草。
3
还是顺丰这只大闸蟹。
在网上买过化妆品或者护肤品的朋友,肯定在一些想要冲击高端品牌的商品详情页上见过一个信息:顺丰冷链配送。
由于化妆品和护肤品有着苛刻的保存条件,所以这些品牌会选择绑定顺丰这只大闸蟹。
放眼全中国,哪一家快递公司可以让消费者相信瓶瓶罐罐的产品,可以维持低温状态且没有破损的送达自己手上?
所以当消费者选择相信顺丰的时候,也就同时选择了给这些品牌一个机会。
4
接下来找到自己大闸蟹的稻草,是最近半个月持续占据热搜的拼多多。
早期拼多多是一个狗都嫌的平台,聊天时冷不丁出现的砍一刀,会让人立刻生出砍断人际关系的冲动。
我周围人态度的转变是从拼多多上线百亿补贴开始的。在拼多多的百亿补贴频道里,它不引导大家转发砍一刀的链接,而是当着大家的面砍自己一刀,直接砍到全网最低价。
砍得特斯拉发辟谣声明:我不是,我没有,不负责。
如果拼多多只靠百亿补贴烧钱,那么凭着它稀碎的风评,我相信它很难赢得五环内主流消费群体的选择。
于是,拼多多选择绑上“中国人保”这只大闸蟹。用保险兜底,用户买得着便宜,买不了吃亏,最终争取到了这部分处于观望状态的消费者。
之后,狗都嫌的拼多多变成了拼爹爹“真香”。所有人口中喊着不是淘宝京东买不起,而是拼多多更有性价比。
5
对于希望提升身价的品牌,“大闸蟹”可以是具体的品牌,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
以这两年发展迅速,又快速沉寂的新消费品为例。
多数新消费品选择了“国籍”作为绑定的大闸蟹,但大都发展并不理想。其核心原因是这些品牌在绑上了最有价值的“大闸蟹”后,脑回路十分清奇地选择了低价策略,主动放弃已经塞到嘴边的溢价。
没有足够利润的品牌,注定不会有多余的研发预算去做真正的产品升级,陷入低价的恶性循环是必然的结果。
而同一时期创立的香水品牌闻献,在绑上“国籍”大闸蟹后,果断选择了对产品进行高定价。经过两年的发展,闻献的客单已经从¥900+提升到现在的¥2,000+。
在品牌身价上,闻献已经成为可以直接正面硬刚国际顶奢香水品牌的玩家。
另一个选择绑定“国籍”,实现品牌身价提升的是李宁。
2018年,在李宁打出了“中国李宁”四个字后,李宁的销量和售价双双起飞。产品售价一度被消费者调侃“以前没钱买李宁,现在没钱买李宁”。
但之后李宁却主动选择与“国籍”解绑,转头朝高端化发力。从市场表现来看,李宁的高端化之路走得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因为李宁的高端化路线上,没有绑上可以帮助它提高身价的大闸蟹。
消费者可以接受太湖蟹卖¥50一对,阳澄湖洗澡蟹卖¥80一对,阳澄湖本地蟹卖¥120一对,但是要产地没产地、要分量没分量的大闸蟹卖¥200一对,那消费者只能在转身前,礼貌说一声:打扰了,再见!
6
稻草和大闸蟹的捆绑play看上去十分像品牌间的联名,但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找到大闸蟹进行捆绑play是为了抬高品牌身价,以国产手机厂商为例:小米绑徕卡,vivo绑蔡司,oppo绑哈苏。
绑上这些“影像大闸蟹”的国产手机厂商,摆脱了“没钱买国产机”的品牌身价认知,并且正在逐渐形成“没钱买国产机”的新身价认知。
品牌间的联名更多是冲着热闹和销量去的,原价卖¥8.8的产品在联名结束后,依旧只能卖¥8.8。
喜茶和FENDI的联名有帮助喜茶顺势推出价格更高的奶茶吗?翻看喜茶的点单页面,想来是没有的。
更让人唏嘘的是昨天路过喜茶,店内的人流量只有其巅峰时期的三分之一左右。(也许只是单个门店的情况如此吧!)
在低迷的经济周期内,保持品牌生意增长的方式,除了通过打折降价吸引更多的消费人数;通过绑住一只“大闸蟹”谋求更高的品牌身价,未尝不是一个可行的操盘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