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底举办的2023金瞳奖内容盛典中,胜加集团首席创意官周华安(华sir)带来了主题演讲《救一条鱼,探索现代品牌叙事之道》,并参与美团专场的圆桌讨论《在生活中,讲述品牌故事》。
感谢广告人干货库和金瞳奖的邀约,久违地在线下与数百位朋友们面对面相见,比输出观点更珍贵的,是终于又有机会一起思考我们的工作、交流探寻新的可能性。我们花了些时间把现场华sir主题演讲部分的内容整理成文,也相信他的真诚分享,值得被分享给更多人。
🔽
对于品牌叙事,我个人的定义是:品牌/产品为主体的内容营销所使用的叙述及表达方式。
当然,我们的工作远不止这个定义那么简单。和品牌合作过程中,会涉及战略、策略、定位、销售等多方面因素,最终影响到品牌叙事,所以这次聊的仅仅是一个切片,让我们把关注点聚焦在「品牌叙事」本身。
今天,品牌叙事遇到了百年一遇的对手,对手就是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以个人为主体所发出的「个体叙事」。在个体叙事的黄金时代,品牌叙事显然有些尴尬与慌张。作为代理商,我们接到的许多任务都会受到个体叙事的巨大挑战,例如消费者注意力的争夺、品牌认知的增强、如何破圈等等问题。
品牌叙事常常会借力个体叙事(例如KOL合作),但品牌又不能把话筒完全交给个体叙事,因为这会带来更多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所以,尽管困难重重,我们依然需要去思考在这样的环境下、当品牌作为第一人称发声时,品牌叙事如何 “活”下去。
海边沙滩留下了许多鱼,奄奄一息。
一位老人看见了,双手捧起一条鱼,将它放回大海,又去帮助另一条鱼。
一位年轻人看见了对老人说:“别干了,沙滩上那么多鱼,你救得过来吗,有什么用?”
老人说:“对于我手里这条鱼来说,有用。”
借一个略显老套的故事引出今天的主题,在品牌营销传播领域,我们同样面对着沙滩上数不清的鱼、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境。「救一条鱼」的隐喻,有两层含义:
第一,救眼前这条鱼——不要去想所有的鱼,停下对内容能否破圈的“焦虑”、放下期待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贪心”,从眼前的事情做起。
第二,怎么救这条鱼?把它扔进大海里——如果把品牌叙事比作一条鱼、品牌叙事之道好比大海,这个大海,(我阶段性地定义)就是品牌与人们的相生之道。所以,找到一种具有长期性的相生之道,持续赋予内容生命力、让品牌叙事“活”下去,是值得关心的问题。
品牌叙事之道的可能性,是不受流量思维控制,不以刷屏为真正目的,以留下价值为最终目的;是品牌与人们产生了一种相生之道,建立起一种真诚且有机的联系;是随着时代社会人群等变化,能够创造出源源不断的新场景,产生越来越多的生活模式,为品牌长期发展累积价值。
如果观察那些有活力的品牌,就会发现背后存在一种叙事之道,令它不断产生事件和机会。比如贯穿可乐百年叙事的“Happiness”,Nike的“Just do it”,以及美团在提出“美好生活小帮手”之后,虽然有包括胜加在内的多家代理商同时服务它,但不同团队能够产出有向心力的、有机的内容,让品牌与消费者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关联。
顺着这个逻辑,我们再聊聊现代品牌叙事之道的几个特质。
01.从广告到窄告
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是,随着电视等传统中心化媒体时代的消逝,广告已经难以再做到让所有人都看见并记住,而渐渐变成「窄告」。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一种品牌叙事的定心。有两点非常重要:第一,在处理课题的时候,要敢于做出取舍、划定清晰的边界,内容不是面向所有人做传播。第二,要有具体的对象、具体的关系,才能把窄告做到最充分。
展示一个或许不会出现在什么创意奖项中的案例,是胜加与平安乐健康的合作。由于品类和业务的特殊性,在和客户沟通的最开始,我们就清楚它不是一个刷屏内容、甚至也未必是大家乐意转发的内容,但我们界定了沟通的对象、目标、包括策略和品牌的长期愿景“让看病不再麻烦”。
这是典型的窄告,没有这些需求的我们平时甚至未必会完整看完这样的广告,但它对现阶段的平安乐健康很重要。首先作为新兴的业务,应该让有需要的目标消费者以及潜在消费者知道新业务是什么样子;其次医疗健康服务市场鱼龙混杂,平安是以专业为本的品牌,那么平安乐健康在该领域的专业性需要让大家了解。
找到品牌具体应该去做的事,而非一味思考广告创意所要做的事。我们的手法可能有点“老套”,但纪录式的风格是适合这个窄告的,让这些从事陪诊/ 线上家医/ 陪护的专业人士出现在大家面前,让消费者感受到他们的专业和用心。项目很幸运也得到了客户的认同,愿意去做这样的内容、投放在适合的新闻与社会媒体,向社会做这样有内容的输出。
02.从利己到利他
这里谈的,是品牌叙事的诚心。不是刻意建立人设,而是实际帮助到我们的目标对象——这是一个说出来简单、道理人人都懂,但实践中却非常难、现代品牌叙事又极其需要的特质。
我们经常接到许多brief,站在当局者的角度都会认为是利他,一旦多些反思,就会察觉其实本质上是利己的,这也是消费者经常对许多内容产生“你无非是想卖货”之类反馈的原因。
在美团买药的案例中,有许多“貌似利他”的可能性:24小时服务、平均30分钟送达、深夜买药等等。只是围绕这些讲出来,已经看过无数类似讯息的普通用户会动心吗?
《真的值得更多人知道》切换一种视角,真诚地告诉用户有了美团买药的服务,你可以帮助到老家的父母、独居的闺蜜、身边的新手爸妈……在这个叙事里,以受众为主角、帮助他成为了一个利他的人。
做我们自己觉得有用并且能够帮到更多人的内容,不停留在表面的宣言、而有真正利他的行为,这是重要的思考。
03.从物到人
关于“同理心”的探讨已经非常多。我们大部分时间处理的都是产品或服务这类“物”,它需要跟人去产生和建立关系。所以站在这个角度,我认为品牌叙事的同理心,是寻找物与人真正的共生关系。
许多人看完这支广告后都对“妈妈爱花”有所共鸣,因为最好的物与人的关系,是感觉浑然天成的,优秀的创作本质上要把产品与人勾连上。
和“妈妈爱花”所有区别,今年父亲节的“爸爸爱花”反而更多地反映了大家会遇到的挑战:对于某些商品,深入挖掘时却发现似乎它和人的“相关性”并不大。
许多时候不可避免要奋力地塑造和促成关系,但能否在过程中做得更加顺畅?这可能是考验创意人的地方,如何找到并构建一种联系,把弱相关甚至不相关的物与人连接起来;也是在现代品牌叙事中,我们需要想在前面、专注琢磨的地方。
04.从平面语言到立体语言
在我看来最重要、也最难的讨论,是关于语言本身。它代表叙事的创造心,因为从历史来看,我们一定还处在发明新的品牌叙事语言的早期。
我在欧洲中世纪后各阶段绘画作品的展览上,看到对帆船的刻画由写实主义到立体主义的风格变化;不同时代出现的绘画风格可能就像早期和现阶段的不同叙事语言。传播环境的变化召唤叙事语言的进化,品牌和产品需要量身定做独特的叙事语言、风格与对话系统。
因此,重新发明品牌叙事的语言是一个关键特质。它是品牌和人们共生关系的第一接触面。语言并不仅仅指文案,而是构筑起叙事的所有“材料”。语言本身也是品牌的差异化和护城河,想想伟大的领袖、实力派的演员,鲜明的语言和言说风格,让我们认出和记住了他们;许多音乐、影视、文学作品传递的母题和道理可能是大家早已熟知不为所动的,但内容却依然令人或感动或狂热或深思,其吸引力的第一来源也在于语言的风格与构成。
大众点评的案子里思考了很多语言,“不好使大使”的反套路、贴合代言人特点的东北式吐槽、视觉的呈现方式……对语言做巧妙的嫁接,从而产生戏剧张力。
如果说前面提到定心、诚心、同理心,属于理念层面的塑造,那么叙事的创造心则是需要不断锤炼的“手艺活”。尽管还处在早期阶段,但随着更多的实践、跨领域的融合、年轻力量的涌现,相信品牌叙事的语言会更加兴盛。
或许,我们今天的工作就是在救一条一条鱼。尝试建设一条品牌的叙事之道,将品牌带入叙事之道的大海中,建立品牌与人的共生关系,流量也会因此而源源不断。👀 去摸鱼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