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作为西方节日,近些年在东方也“亮”了起来,各种的cos不断,让人对这个恐怖的节日多了一些期待。当然,节日虽有“国界”,但玩梗无国界,品牌们找准时机开始搞鬼,势必要让广大消费者度过一个难忘的万圣节。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看在东西方,究竟有哪些“鬼”值得被记住。
01/可怜鬼—蜜雪冰城
万圣节前夕的上海巨鹿街,相较百鬼夜行,更似谓万梗出街,其中蜜雪冰城的“雪王”浴血奋战,cos血王 ,这简单粗暴的过节方式成本忽略不计,令众人感叹这很“蜜血冰城”。
果然能打败雪王的只有“血王”。话说回来,这波操作很适合蜜雪冰城的搞怪人设,混进年轻人堆里过万圣节,不也是拉近粉丝关系的一种吗。
02 /可爱鬼—好利来
去年万圣节,好利来的限定新品「什么鬼」系列鬼畜登场,以小幽灵的造型为万圣节增添浓厚氛围。今年好利来则与 Hello Kitty 合作,上线战损版鬼鬼,可可爱爱。
虽然IP联名对于好利来来说是家常便饭,但是如何将IP和节日融合得恰到好处的同时还能体现出产品特点就考验功力了,幽灵的白色和白巧克力融合,暗黑的Hello Kitty 由黑森林诠释,甜甜的万圣节有谁不爱呢?!
03 /胆小鬼—宜家
要说最有安全感的地方一定是家了,但今年万圣节宜家要反其道而行之, 推出Monsters Not Included《没有怪物》,通过恐怖氛围的塑造,让胆小鬼在家现出原形。
当你害怕的时候,家里最不能直视的地方就是床底下、衣柜、窗帘后面.....黑灯瞎火的房间里,总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宜家通过一件大家深感共鸣事情打造集体情绪,利用BGM和光影效果烘托万圣节氛围,最后画风突变,告诉你没什么好怕的,有宜家在,家还是那个快乐老家。这一前一后的反差足够大,让人对宜家温馨的品牌营销更深入人心。
04 /机灵鬼—台湾宜家
台湾宜家则开发了和传统万圣节恐怖搞怪氛围截然不同的过节方式即「地味万圣节」,地味万圣节传自日本,顾名思义就是朴素、接地气的意思,参与者不是装扮什么妖魔鬼怪,而是再现日常生活中的那些场景,这显然是台湾宜家的菜,台湾宜家直呼——“这题我熟”。
01
这是扮成
冰淇淋店的IKEA
02
这是扮成
迷宫的IKEA
03
这是扮成
约会圣地的IKEA
04
这是扮成
水族馆的IKEA
我演我自己,人哪有不疯的,都是在硬撑罢了,对于台湾宜家的这番操作,除了接地气外,成本还低,很好地塑造了品牌性格,可谓是一箭三雕。
05 /冒失鬼—乐高
乐高的万圣节推出了一组海报,海报的内容让人背脊发凉,当然这其中恐惧的点只有乐高迷们懂。
The Terror Below
脚下的恐怖
Thought you’d packed them all away?
(你以为你把它们都打包好了?)
The Vanishing Brick
消失的砖块
Dropped pieces don’t just disappear. Do they?
(掉下来的碎片不会消失了吧?)
The Crooked Curse
扭曲的诅咒
Nothing will haunt you like a lopsided sticker.
(没有什么比歪曲的贴纸更困扰你了)
丢失的碎片、歪七扭八的贴纸、卡住了就出不来的配件是藏在乐高迷基因深处的恐惧,海报没有刻意去营造恐怖氛围,而是采用了“自己吓自己”的策略,这招见效的原因无他,只是凭借那份共同的默契,这算不算走进了消费者心里呢?!
06 /饿鬼—汉堡王
看汉堡王的营销算是万圣节的“保留节目”,鬼点子每每都打中了大众的心窝窝,今年汉堡王依旧选用了“吓人”攻略,一则《催命来电》献上。
一个长达60秒的惊悚故事,只讲述了一件事,主角接到电话,开始逃跑,至于为什么逃跑,逃去哪里,观众一概不知。当画外音"你无法逃避热辣"传来,我们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开头女主要在逃跑前从冰箱拿出应急牛奶,(牛奶可以缓解辣味),所以在万圣节没有什么比汉堡王新品更让人感觉恐怖的了。
当公路片从电影搬到了广告中,恐怖和搞笑元素共同加持,不显违和的同时还将滑稽感拉满,这种一本正经的趣味反转在万圣节营销中比比皆是,或许搞笑才是万圣节恐怖表向的底色。
07/倒霉鬼-Scott卫生纸
日化用品品牌Scott的卫生纸广告则以“见家长”为背景,讲述了“上厕所堵塞”的恐怖一幕。
片中的女生因为第一次见对象家长很紧张,结果把卫生纸落车上了,此时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她上厕所的时候,因使用男友家里的卫生纸,导致马桶堵住,因为害怕面对接下来“屎诗级”的场面,女生最终翻窗逃离了男友家。
女主说的那句“我就只是尿个尿而已”,其实翻译过来就是我只是因为没有使用Scott而已。广告中的紧张气氛全靠BGM和女主表情烘托,这也是所有万圣节广告最为经典的恐怖模式,最后短片落版文案“无堵塞技术,冲水不再恐惧”则很好的通过一个大家日常生活中深感共鸣的一件事,为产品做了宣传。
不管是可可爱爱的“鬼”还是奇奇怪怪的“鬼”,品牌们用各种各样的鬼点子给消费者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大有“不使用我们产品就捣蛋”的既视感。但话说回来,没有人会在万圣节一本正经的“恐怖”,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到西方品牌会在广告中配合节日在氛围上进行突出,最后再反转多以滑稽作为故事ending,而在国内大多还是打直球的方式,直接滑稽,不管是哪种方式这个节日总能给我们带来越来越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