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一个今天去荷兰读书的朋友,就把广告位给她吧。
在餐厅听到“小朋友,小心哟”,想接一句“别还没长大就挂掉了哟”。这句给自己,可能永远的小team。
越长大越难说出一句话,叫「不是一路人」。难就难在,「不是一路人」这句话,并不是断了你跟一个人的关系,而是断了自己会走这条路的可能,永远的可能。
团队新人去提案前叮嘱了一句话,也是每次都会叮嘱自己的:讲什么都可以慢一点,想想自己做它的时候花了多少时间,哪怕只是给付出的时间一个好的交代,都足够有理由慢下来,也可以有底气慢下来。
每次看到特别忙的人,就觉得是那种忙完一顿饭会忘记放盐的人。太忙的人总是少点味道。
不能因为胆小只能善良,得因为强大想要选择善良。怎么区分呢,如果在工作中你认为的善良让你心累,而非干劲十足,那就是胆小。因为,不管你的善良表现为给予、帮助还是包容,都是能获得正向的能量反馈的。
当然不是看不到别人的好,也不是只会盯着别人的坏,是能量和修为还没到,以至于好也不那么好了,坏也忽略不掉了。
好的配合不是你我工作界限分明就完了,而是在此基础上,我们都愿意多做一点,这一点就是接力要往前跑的那一小段。当然,多跑了也犯规。
你不磨自己,自有人来磨你,等到别人来磨你的时候,刀就在别人手上了。
“如果我很想做一件事,那一定是我知道有很多人需要它,不是如此的话,我就不想做。不是没有,是太多了,多到因为无人需要于是随时可以放弃的那种多。”一句团队聊天中的话。
听话的乙方不见得听话,也许就是懒得理解才什么都听;不听话的乙方不见得不听话,也许是因为听懂了你想说的,才提出在你计划之外的解决办法。
所有可能有认知偏差的地方,都是需要去确认共识的地方,能排查到工作中每一个这样的地方,并主动形成沟通,就能大幅度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比如我们面对一份会议纪要,也许它很详尽,但如果仍然有产生不同理解的可能性,还是要追加沟通确保共识再开展工作。每一个这样的地方,就是事情运转里的穴位,穴位的意思就是,好坏在于此,生死也在于此。
我知道你无助,但你不能无赖。
学学法律再写文案,不是学广告法,是说写文案要学习法律条文的严谨。不学也可以,那就立法吧,把因为所以逻辑不通的统统抓去坐牢。
不爱读书的人看啥都是在教育人。一个讽刺。
曾轶可的歌好,但又没那么好,可能好就好在没那么好。一个偏见,好一定是有瑕疵的。因为瑕疵是一百二十分的情感,是多出来的即兴,是不稳定的危险,而人本身能让别人感受到的气息,就在这二十分里。说到气息,七夕快到了,打个比方,人不是要去苦恼表白被拒绝了该怎么办,而是要明白表白一定有被拒绝的可能性,这是表白的瑕疵,也是你那一百二十分的情感。大可以激动,别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