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所周知,资源硬广和social营销之间的依存共生性,就像鱼和自行车。
接到客户brief时,我们意识到这是一个在yes or no中选择or 的工作——既不是综艺节目宣发,也不是品牌宣发,而是为美团×《现在就出发》综艺赞助这件事做宣发。
而节目综艺中的品牌露出,基本以口播、中插、平面物料等硬广为主的形式呈现。而我们此次需要做的,是搭载娱乐综艺,将品牌硬广 以social形式 进行宣发和话题策划,这三个词,诸位您也看见了,谁也不挨谁。
但决定接手这个项目倒不是因为团队里有一个范丞丞粉丝、一个沈腾粉丝、和一个贾冰粉丝(新晋),而是我们认真地觉得这件事不仅能搞,而且一定能搞好。不为别的,单纯觉得social营销的先提条件不该被限制得太苛刻。有爆点、笑点、雷点、热点、敏感点和话题点加持傍身的social营销做了不少,把硬广素材做成有梗热点的挑战是元旦翻日历,头一回。
在整个服务过程中,我们也逐渐意识到鱼骑自行车的必要性——在综艺节目这类长线内容的宣发过程里,除常规的内容运营外,品牌也很愿意用短平快的话题传播进行流量收割和短期造势,不论是营销方式,心智切口还是曝光速度,都能够补一些运营和硬广的心智短板。个中挑战与思考,在这里也和大家一一分享。
比稿期间的顺利赢标,就不在此多赘述了,当然得是我们(叉腰)。执行阶段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把节目中插广告送上野生热搜。
美团×《现在就出发》节目合作期间的核心物料之一,就是联合贾冰老师拍摄的这支中插视频,也是节目播出后美团的第一次亮相。秉承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个信念,我们对这个任务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重视度。
团队最开始的默契共识,是想找到一个足够小的点,而非一个包罗万象的好概念。我们的一个浅薄观点是:【小】可以让受众有充分自由度去发挥玩梗能力或参与UGC创作。对于话题来说,焦点越小,发散性越大。载体越具体,内容就越可爱生动。
这个具体的形象载体,理所当然落在了贾冰老师头上。但我们没能在第一时间找到最合适的【小】。在反复观看这支中插视频的过程里,内部否了自己八稿创意。
众所周知,年初来自京海的一股海风吹火了贾冰这个社会大哥语录,心智之深刻从影视角色硬扣到了演员本人。自那时起贾冰就是所有观众心里的“大哥”。大哥说话好使,大哥说话得听。我们的第一个创意想法,就是借【哥】这个身份,将“省钱这事儿听哥的“这句话魔性洗脑,重复放大。

第二个想法是突然发现#贾冰不像演的#。团队里几乎每个人身边都有东北朋友。在我们的认知里,东北人就是这样豪爽,自来熟,大方,热情,有浓厚的地域性格特色。因此,虽然贾冰在中插物料里呈现的样子看上去是戏剧性的 夸张的 幽默的,但实际上在老东北环境里,我们猜测,它或许是日常的,熟悉的,本色出演的。
像了,这个方向很接近我们内心所想。还差一点点“梗度”。

美团项目第三方团队传播物料

最终,这个除了老板全员i人的团队在面面相觑中,一句契合的话题词呼之欲出——东北哪有i人啊!东北社交悍匪,吃着东西会主动投喂看自己的陌生人,见人打招呼被刻进DNA,出门在外见老乡一定要寒暄,和人吃饭必定要抢着买单。不仅契合我们中插物料里的情节,东北二字更是连着《现在就出发》一众东北籍MC一起调侃。话题度有了,梗有了,娱乐性有了,全民参与性有了,延展性也有了。


我们预想的#东北不养i人#没拼得过粉丝的热情和贾冰老师的国民度,最终在双话题同步上线的前提下,以贾冰老师为主的话题突破重围。没想到东北这个词引发了地域效应,话题在东北地区轮番上榜。
上线当天,从城市榜到文娱榜到总榜,这个话题在微博热搜上来回串门。


顺便放送几个没来得及(不敢)出街的表情包:


做内容宣发的都一定有这个共鸣——很多时候,内容会自己生长出营销机会。
在综艺植入的过程里,每一次嘉宾的笑点碰上品牌的露出,都是一次很好的宣发机会。有时不待设计,它就会自然而然发生。机动性进行包装和承接,就能扩大曝光,获得一些意外之喜。
比如就在不久前出发组一行人入住美团酒店,拿到无人机送来的游戏线索时,我们迎接到了第二次热搜时机。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这次直接借鉴热搜路径全盘复制,并且在定夺热搜词的时候,只在会议室坐着讨论了十分钟,就拥有了一个全员满意的方向:

“谁挨着沈腾谁显眼,这不就是个显眼包热点吗。物理距离范围内自动连接。”

在节目播出过程中,也始终在敏锐捕捉着有可能成为品牌宣发机会的笑点,遵守娱乐精神,进行合理包装利用。让品牌持续获得曝光浏览。比如后续在狼人杀游戏中,#沈腾硬是把预言家玩成了狼人#、#沈腾无人机开场神预言#,上线当日共获阅读量超6176.6万人次,讨论量超1.4万人次、并在微博视频榜排行第9名。


感谢东北老铁送来的笑点,也感谢这个节目带来的治愈。文末最后,允许我们打一句广告:美团团购,让你省个够。
项目总监:徐洪迅
项目执行:曾文欣
传播策划:孟佳慧
创意文案:胡逸文
策略支持:吴晨光
撰文:孟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