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方:B站
代理商:小-TEAM
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离项目撤场差不多还有2天,比以往发案例都要及时。一方面是休息了个小长假回来我们变勤快了,另一方面是,这个项目在线下展示的时间确实挺久,从4月22号世界读书日前一天,到5月7号假期结束后还多一个周末。
命题
一般情况下,我们不接纯执行的活
B站找到我们的时候,就确定了要在杨浦区的大学路上,做一个「没有书的图书馆」。需求是,看我们怎么做。为什么是「没有书的图书馆」,不难理解,就是读书日和B站学习属性的结合。这是背景。
在确定是否接下这个需求时,对于我们而言最大的障碍是:B站真的是一个没有书的图书馆吗,只有B站是没有书的图书馆吗,它还能是别的吗。也就是说,在我们的作业要求下,这个需求是不能马上进入执行创意的,它还需要严肃地推敲。而这样的推敲下产生的可能性,是客户能接受的吗,如果接受范围在哪。好在就目前我们的经验而言,还没有客户会选择不接受,前提是要讲道理要有说服力。
其实再说得严格一点,一般情况,根本没有纯执行的活。越死的命题,越需要刨出空间,因为越死的命题,越说明对方找到你的时候已经想到头了。
解题
看到「没有书的图书馆」,会想到什么
它可以是一个全是电子书的图书馆,只是没有纸质书,可以是一个新开的图书馆,书还没来得及上架,甚至也可以来形容其他知识类平台。所以「没有书的图书馆」还不足以说明B站的特性,我们必须找到除了没有书以外的,吸引更多人打开B站看视频的理由,并使之成为走进这座图书馆的独特吸引力。
那么多人选择看B站,原因是什么
早在2019年的时候,央视网就有官方发文提及这届年轻人爱上B站搞学习,坐实了B站学习网站的地位。我们这么不爱学习的人都知道,像罗翔、李永乐这样各大院校的老师教授们都已在B站上相继开课,很多已经离开学校了的人也会在B站上观看各类教程继续学习。
在B站,知识不只是在书本上的,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它经过了人的再加工通过视频变得更生动更平易近人。
如果真想象它是一个图书馆,它一定不是安静的,它是很多人在交流的,是作者从书本里走出来的,是老师和大家一起坐在地上的,面对知识你不再有距离也没有压力,你不用从书架上拿起一本书端坐在书桌前,你可以用任何舒服的姿势来获取知识。
如果它真是一个图书馆,它不仅没有书,它甚至可以没有书架,没有桌椅,只有有意思的人和轻松又不失严肃的学习氛围。
同样是知识,B站让知识走下高台,走进人群,恢复了它本来的样子,也还原了它该有的力量。
结论
# 主题
① 既然没有书,那要架子干嘛呢,加乘了人们对这座图书馆的探索欲;
② 没有书是b站的表象感受,而没有架子,则是b站的体验感受,是知识在b站的样子,也是知识本来该有的样子;
③ 没有架子让没有书的图书馆成立了起来,同时又有了松弛感。
# 接下来分三步走
B站在大学路上能使用的资源有三块,一个是地铁出口的广场位,一个是沿街的部分商铺和花坛,还有一个是同期举办的读书日市集中的两个摊位。我们需要在各个点位上,承接并呈现相应的创意内容,使整个概念完整。
因为B站是在读书日重新诠释书的意义,所以主装置的造型仍然保留了书籍的外形,希望大家从一个熟悉的认知走进一个新的诠释。
因为现场施工了三天,
所以我们拍到了不少美图,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