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20岁出头,那么恭喜你,你的广告生涯可能才刚刚开始。但是广告和公关公司都以年轻人居多,只要超30岁就要开始思考未来的职业生涯,尤其是超过35岁的广告人,普遍在行业里被认为已经非常老了,那么这部分大龄广告人都去哪里了?
最近大型广告公司换帅的消息逐渐让人感叹广告行业也在更新换代。小编看到互联网冲浪时话题“大龄广告人去哪里了”备受关注。那么大龄广告都有哪些去向?年龄是否阻碍广告人的发展?大龄人做广告都有哪些优劣势?下面来看。
筛掉大年龄,是国内多数企业保持企业活力、约定俗成、不太正当的“正常”现象。广告行业也不例外,大年龄似乎意味着行动迟缓、记忆消退、创意迭代慢,事实上这成为了一种刻板印象。对于被披上或即将披上“大龄”标签的广告人,也在互联网上发表了各自看法。
毫无例外,总有几个灵魂直白地说出了行业广告人的去向:画画、游玩、转行、在高层深造以及创业等等。
去向一:继续在广告行业坚挺。不过,现实是很大一部分大龄广告人都在中高层坚挺着,继续守护着广告和创意的生命。
仍然在广告行业坚挺的40岁广告人,支撑起来的肯定是热爱。
去向二:转行。部分知名广告公司的老广告人正在边写策划边改行“修文物”。
面对大龄危机,莫过于被担忧熬不住工作量负载的通宵,随时可能被隐退。
去向三:专注副业。即将进入大龄行列的广告创意人开始家里蹲。
也有的转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去向四:创业。除了部分创意热店是老广告人开设的之外,大部分广告公司普遍是年轻人的世界。
去向五:退休。还有一批“退休”的广告大咖,他们选择退而不休。这部分广告人一直在广告行业深耕成为了广告公司的顶梁柱。
总之,广告是个新思潮、新视野、新洞察不断更替的行业,而年龄增长和行业内卷给广告人带来更多焦虑和矛盾,大部分广告人会在这个潮流中不知所措,转行、跳槽就成为了普遍现象。不过,也有的广告人始终保持着激情,让广告创意始终保持活力。他们在4A、本土广告公司里面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热情做到了更高的位置甚至是自主创业,成为了行业里的中坚力量。
年龄受到生理机能退化的作用,确实会对广告创意的产出带来影响,但这并不是影响广告创意产出的根本。真正影响广告创意质量的是洞察力,也就是对事物始终保持学习和好奇心的能力。这种洞察力也是决定一个广告人能否走更远、更高的关键。
好奇心是人类进步发展的基础,广告洞察力更需要好奇心。无论是年长或者年幼,始终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对知识的渴望,才能发掘出事物本质和拓展视觉边界,创造更多破除常规的优秀广告。像某些客户认为最近广告讲述的故事、画面、特效和内容都非常优秀,但是缺乏创意,被认为是“广告行货”,就是通用模板。那么如果作为一个广告人,总是产出这样的“通用模板”显然是缺乏创意。
真正发挥创意不是炫技,而是用好奇心与客户品牌的个性相匹配,尽量挖掘出品牌特色和调性,才能发挥广告人的作用。成熟大龄广告人具有更广阔的人脉和客户资源,年轻人具有对潮流和时代的敏感理解,双剑合璧才是让创意解决商业问题的关键。
AI正在缓慢地改变着各个行业的风向,各种小众圈层文化扶摇直上。而广告行业正是反映着文化和经济的方向标,年轻人逐渐成为广告行业的主导,用各种潮流改变着老一代广告人对广告的看法。
都说年轻人在摆烂,其实年轻人才刚刚开始发力更新换代。年轻人正在告别新手修炼阶段进入成熟。都说年轻人冲动、钻牛角尖,其实老一辈广告也是从调皮、触动到唤醒的经历过来的,没有说曾经“中二”想要改变世界的年轻人就一定是个新手,相反这部分年轻人逐渐学会平衡创意和客户的关系,运用热爱和各种具有创意的内容为广告行业增加活力。
总的说来,广告行业内卷与创意并行。年轻人逐渐承接上一辈老广告人的棒子,并且用各种创新改变着广告的运行模式。像短视频、直播的媒介模式都以年轻人为主导,年轻的广告人也逐渐通过这种模式创造自己的人设和制造更符合当下潮流的广告;也更熟悉运用动漫、三维、vlog等模式创造广告,加深与消费者的互动让广告充满人情和代入感。
小结:大龄广告人的去向和选择非常多样化,取决于个人的兴趣、技能、机会和价值观,最关键的是大龄广告人正在沉淀着广告创意的年代感,为未来年轻人建造了一条安全的通道。而年轻广告人通过创新思维、数字媒体和社交媒体营销经验、数据分析和技术应用能力、多元化和包容性意识以及品牌建设和品牌传播能力,为广告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贡献和创意,推动了广告行业的创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