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零售自救
餐饮,旅游,酒店等一众服务行业成为这次疫情下重灾区,大家都纷纷转向线上寻找办法,因疫情期间“直播带货”更成为风口话题和自救的重要手段,小到过往做服装批发的姐妹档,大到知名品牌如携程和林清轩的CEO都纷纷拿起手机试水直播带货的转型,来弥补部分实体不振的冲击,携程更是在CEO梁建章不足一小时的小程序直播上收货65万观众,当天17000单交易单量,超2000万GMV的带动。
携程CEO小程序直播首秀
但小程序直播插件针对企业级别的小程序开放能力(也可选用或进驻Saas平台)并且有一定成本门槛,那有没有针对个人更轻的方式呢?对比过往粗暴的卖货方式,大家更善用工具在微信生态上做起自己的小生意。在我的朋友圈中,我注意到一款名为“群接龙”的小程序工具平台。
本文试着从产品调研角度,从群接龙小程序的模式定位,产品特点来做一些思考浅谈,还原下团购型工具平台是如何在微信生态上帮助实现人人卖货的商业连接。
群接龙,私域流量下的卖货连接器
群接龙小程序定位是社区团购的工具型平台。这里其实揭示了群接龙平台的两个重要特点:
1)侧重社区团购:微信生态下,基于社群,发起人(品牌,货主,分销员)连接购买者,活动参与者的团订购模式。
2)工具型平台:工具型平台特征是指群接龙本身不具备货源,不卖货,配送,售后等环节,仅作为类淘宝的工具型平台,帮助团长们进行流量管理,而卖货的生意经营与利润均掌握在各位团长手中。
所以,群接龙对比市面配合带货的团长模式会不同,也可以看到在群接龙的接龙活动中各式各样的商品,而每个接龙团做的是自己私域流量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
作为工具型平台它的盈利模式,不以卖货赚取产品价差为利润,那他核心是有三个盈利的模式:
1)交易订单抽成:从团长销售订单中抽成(1%)盈利;
2)收取广告费:从团长和品牌供应商收取广告费盈利;
3)付费工具:从品牌商开通品牌页的收费盈利。
所以,从小程序的盈利模式上看出它会倾斜大量的产品资源,渠道资源去促进开团数,参团率,订单支付比例,因为消费交易体量即决定平台的盈利状况。据可查阅的数据可知,群接龙小程序在出道一年半的时间,已经获得一定发展:
并且据相关资料公告上,群接龙并会于2020年进行A+轮和B轮融资,在资本寒冬下社群型的工具依然会备受资本所关注的重点方向,随着用户在疫情期间消费习惯改变,线上购物,社区购物的次数和场景增多,更多用户接受和尝试新的购买模式。
基于社交信任,制造社群参与感
群接龙为自己定义为“社群有活动,发个群接龙”,可见他是基于社群场景的工具,它提供了报名,团购,互动,评选,阅读,填表的接龙活动。
实质上它的初衷并不是直接做团购卖货,而是解决的痛点是源于我们过往QQ或微信群组内的接龙需求,过往接龙发起者与参与者,均通过手动“+1”填写内容和统计数据,发起人填写麻烦,容易出现接龙错位,发起者遇到长接龙统计也十分麻烦而且容易出错,正是抓住从这个常见的场景痛点,为群组内提供轻量级的接龙解决方案,逐渐衍生到社群中的接龙全场景,包括投票,评选,团购等。
微信生态+群接龙小程序这也符合微信小程序“做场景工具和连接器”的初衷,同时强调用户在接龙过程中的参与感、有序感,特别在社区团购方面上优点体现更为突出:
1)微信多场景触达:微信群,朋友圈,公众号,线下扫码,订阅消息提醒
2)连接生态利益者:供应商,品牌,团长,分销员,消费者,在接龙团购生态中获得发展
3)接龙效率自动化:参与自动化,统计核销自动化,支付在线化,统计在线化
4)减少中间环节成本:预订购团订购有助接龙发起者制定销售计划,并同时结合群组运营降低推广、时间和人力成本。
群接龙作为依赖于微信生态和场景的工具,当然要配合微信其他生态的功能才能发挥出应有效果,我们从下面这张功能场景图中看出“公众号+门店+群+个人号+小程序”的组合打法在组合打法上应该是更成熟有效。
场景需求-私域流量-转化裂变
拆解产品,理清群接龙功能思路
我们把群接龙的产品结构进行一个拆解,其功能主页围绕接龙发起人和参与者搭建,针对发起人的接龙发起设置:内容&商品管理、接龙传播&激励设置、接龙收入提现&统计,而针对接龙参与者的内容接龙,购买接龙和接龙售后,实现连接发起和参与群体的效率管理。
拆解流程,轻量级开团与参团
随着满足接龙场景多样化,支持电商团购型接龙、信息收集型接龙、内容互动型接龙,还有填表型接龙等多样化模式,同时针对发起人的身份细分社群主、团长主、品牌主,提供差异化的能力。
以下,我们以一个团购接龙用户主流程,来看在微信上如何连接用户和连接社群:
一次开团参团的用户链路
群接龙产品优点和不足
在整个创建和参与接龙流程中,有几个比较深刻的感受体验:
1)低门槛的开团流程:在一个界面的操作能解决的流程就不会通过复杂的跳转来实现。
2)阶梯式价格玩法:通过设定阶梯价格的方式提升参团的吸引,提供比较好的团购氛围。
3)人人接龙参与感:完成参与接龙,会以头像、昵称,参团内容以队列形式展示,营造人人接龙团购的参与氛围。
当然,群接龙仍然是一个成长中的小程序,笔者认为仍有很多优化空间:
1)平台引流能力优化:由于产品本质是工具型平台,关于流量的自建和引流转化都需要团长搭建,对于社群资源薄弱的团长来说,帮扶政策并未很多,所以在营销工具上补足就显得尤其重要,但目前群接龙的营销工具方式比较单一,并没有很好鼓励自裂变,更多只能依靠开团商品和团长自营销的方式吸引。
2)用户隐私信息问题:关于接龙参与感,会展示用户头像和接龙内容,当然一方面能营造接龙的参与感,也比较好直观了解接龙内容,但全员可见的方式对于一些用户来说会存在顾虑,所以关于详细信息展示上,是否可增加全员可视还是仅团长可视这个可值得思考,找到信息展示的平衡点。
3)信任口碑的问题:在开团准入和交易售后环节目前还相对薄弱,现在各式群接龙社群处于一个弱熟人关系,对于参与团购者可能因为对团长信任度和真实性不确定而降低参团意向,在交易资金和售后环节同样没有第三方保障,退款等机制均由团长把控。这样也不难看出,群接龙在发展阶段优先保障团长权益,提升开团数,但后续在平台发展过程中更有效保障参与接龙者权益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写在最后:“社群”而非广告群
群接龙小程序抓取的重点是靠“人”带货,每个人都是消费者,而每个人又是一个销售中心,一个销售节点,在碎片化的购物场景,短促高效的传播场景中。
微信群作为天然社交场景,聚集了有某一类共同特点的人群,在微信群中分享合适的内容传播,以活动专题方式去打造一个个群接龙转场,更加具有针对性,更高效。而不是单一的群发广告,如何把群接龙玩得有意思,有血有肉,这需要各位运营者进行构思。
社群+小程序的组合拳的裂变玩法也在不断升级,微信工具箱的赋能下也需要群接龙产品不断在迭代过程中适应微信生态变化和用户变化,毕竟微信生态连接的是人和人的关系,抓住用户关注点才能抓住用户的心。
更多新商业运营思考欢迎关注公众号“知晓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