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
一位朋友找孔二老师喝酒。
还没醉意,就道出了他的失意。
从22岁大好年华毕业起,就在北京干了营销这一行。
天涯刷过贴,微博养过号;
微信捧过人,案例刷过屏;
手上的奖杯一箩筐,心里的理论万千行……
如今35岁他,用阅人无数的眼神望着我,
问:像我这么优秀的前浪,还有救吗?
他喝多了。
他是想说,为什么我这么好的履历,还会失业?
一场新冠疫情令经济寒意变成了经济寒流。
客户接连削减预算,迫使公司也不得不重新打算。
裁员被提上日程。
作为部门的负责人,他是第一个被人事面谈的员工。
“感谢多年为公司的贡献,现在希望你能彻底奉献”。
本土广告公司的裁员,只有一句好聚好散,赔偿金?不可能的。
人好不见得人生好。
命好也不代表命运好。
2019年人人都在用网络热语“我太南了”自我调侃,结果一语成谶,他每每想起就想给自己一大嘴巴子,教训一下自己的乌鸦嘴。
其实很多年前他就曾经预感过职业危机。
“营销这一行,善终的人屈指可数”,他当时危言耸听道。
但心中纵然明白没有不停饭的灶。
但他还是在既有的舒适圈里心安理得的观望了又几年。
“不行动”的人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被命运反复羞辱,却无还手之力。
你背不下来的书,总会有人背下来。 你愿意拖延到明天的事,总有人会在今天努力做完。
那么不好意思,你想过的人生,也只能别人过了。
这些话孔二老师没说,几次欲言又止,看着他烂醉如泥但依旧满怀期望的神情,
孔二老师微微地拍了拍他,道。 “会好的”。
01
「转型」是营销人的终身课题
这已经不是孔二老师第一次见35岁左右的营销朋友从风光到狼狈,
运势陡变之快,比明星的人设崩塌还令人猝不及防。
营销人本应该对“大趋势”是最敏感的,应随时拥抱趋势,进阶自己。
但从结果倒推,近一两年孔二老师开始发现,一些新品牌崛起的路径,达到的成就,成为营销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他们会说,看营销对于一个品牌的崛起多么居功至伟。
但他们忘了,这样的成绩跟他们无关,只跟“营销”有关。
比如美妆品牌,完美日记,
几乎绕过了4A、公关、创意热店、Social公司,不跟乙方玩了。
私下问过他们品牌负责人,给出的结论,起初也想外包找乙方公司营销,但他们的知识体系、创新能力、企图心都匹配不上品牌的步伐,索性自己玩吧。
35岁的营销人,醒醒吧,这个年纪,你是事业部的负责人,你的营销体系决定了提案的上限,品牌不是嫌弃你的方案,是看不上你了。
很早之前,孔二老师就坚持一个观点。 营销这一行,混到最后活的很好的人,只是比例上的极少数。
35岁是一个槛。
35岁如果没能自主带一个部门,后面大概率的将伸头挨宰。
35岁如果没能自主掌握公司的几个关键客户,那就随时请将每一天当做在岗的最后一天过。
35岁如果你的“基本盘”匹配不上客户的野心,你提案的通过率将逐年下降。(当然,如果是关系型客户另说)
所以对于大部分的从业者,以及在员工的面试中,孔二老师始终都会提醒一句:只要踏入营销行业,你第一件需要想明白的事情,就是“转型”。
这并不是劝他们时时刻刻吃着碗里瞧着锅里,亦不是鼓励他们随时准备跳槽。
而是希望他们有所警觉,营销不是一辈子的饭碗,充其量只是一辈子的漏勺。
转型一:由“饭碗思维”向“漏勺思维”转型
“换脑”不换人,换人先换脑。
营销行业亦是如此。
营销的触类旁通与多多益善,令大部分营销人都滋生了吃“百家饭”的心理。哪个企业不营销?哪个行业不营销?
既然如此,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做不了庄家,总能找到下家。
这就是所谓的“饭碗思维”,习惯性的以为有碗就有饭。
但这是被动的。几乎就是等同于老天爷赏不赏饭,或者是看客户爸爸的脸色吃饭,还不敢吧唧嘴。
而“漏勺思维”,是将自身的营销专业和知识,视作一种工具,用来在其他领域和行业中“打捞”干货,从而实现出圈。
比如雷军和马云都是典型的营销人才,一开始并不懂什么技术和产品,但他们却能从独到的营销眼光中市场的需求、用户的痛点。
主动在茫茫的信息洪流中“捞”出干货,这就是营销人的优势。
再加上,现在新的商业模式以及商业逻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野蛮生长的年代,营销人“过去的经验”可能还会为你带来错误预判,要知道淘汰你的不是岁月,而是岁月里被称为经验的绊脚石。
营销人不能过度依赖过去的经验,而应积极拥抱新时代的变化,构建新的认知体系。
多思考、多观察,不要只被甲方驱动。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要多想着被市场表层下的好奇心驱动。
转型二:由“单恋一枝花”向“脚踩两只船”转型
没错,营销是你的主专业,也是你现在赖以生存的主业。
但别让你的事儿都由它做主。
如果你真的爱营销,最好就跟它生个“混血儿”。
比如,将你的某个兴趣重点培养成第二专业。
你喜欢写作,那就利用业余时间重点攻克一下。
能精进最好,但只要能做到同行的中等水平也能早日出道。
后期再不断完善与提升。
有趣的文字+你的营销思维,两者相叠加就能1+1>2。
你要是喜欢做饭,再运用上你的营销思维,搞不好就能打造成一款网红。
说个夸张的,哪怕你带着营销本领去当村官,也能帮着电商带货、大有可为。
比如汽车界的大V“虎哥”,就是“汽车专业+营销思维”,在千军万马中走出了差异化的记忆点,形成了独一份儿的文案风格。
而被许多少男少女奉为男神的“朱一旦”也是同理。
都说视频号打开满满的都是油腻大叔,但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
是一个个35岁后的中年男人转型的最后努力,营销人尤甚啊。
罗振宇曾说,在一个行业要走到金字塔尖无异于在独木桥上占座,而另辟蹊径的法子,就是同时在两个专业里游到中游,两者的珠联璧合就有望迎来出头之日。
典型的就是“混子曰”,通俗的历史+有趣的漫画,就能自创门派,盆满钵满。
换言之,这就是对“漏勺思维”的具体运用。
如果在一个行业无法力争上游,那就在两个行业同时力争中游。
让营销做“漏勺”不是捞着玩,而是去其他专业或行业里捞捞,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从而吃的饱饱的。
简单说,就是要实现“营销为主”到“营销为辅”的转变,单恋一枝花往往人财两空,脚踩两只船(两个专业)就能黄金万两。
当你的团队都具备这种意识后,提案现场,如果是母婴类品牌,现场指着你的AE,跟客户喷:这个是我们团队的文案,小红书上的母婴达人,手里有5个母婴类社群,你懂的……
转型三:由“我为人人”到“人人为我”转型
这不是教你诈、不是教你坏,更不是要教你自私自利。
大部分从业者本质上是把营销当一款“软件”,给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定制版本。
这个想法没什么错,服务为本。
但在保留这一良好品质的同时,也要将营销当做“系统”,把其他行业、领域视为“软件”,来装载到自己身上运转。
或者可以打个比喻,你还可以继续做“软件”,但别做单一属性的应用,而是像微信那样成为一种“超级应用”。
于公,你还能为客户提供想要的服务。
于私,你能将一个个客户所处的行业内化成自己的一列列小程序,在你需要的时候能随时调用。
总结为一点,就是持续不断练好自己“基本盘”,每服务一个客户,就是一个让你系统进阶进化的机会。
对于营销人来说,不焦虑的实质还是要回到基本功上来思考,营销人也必须跳出营销视角,站在品牌主的立场上,在服务品牌的同时,学习品牌,让自己累阶成超级应用,进化成“产研销”的营销人。
苹果赖以为傲的IOS系统雏形,就是乔布斯目睹了他人的拙劣之作,而取其灵感和创意,自己操刀来干的。
当时面对他人的指责,乔布斯甚至也“不要脸”的说出:优秀者抄袭,伟大者剽窃。
话说回来,就是要把自己的营销专业、知识、技能,预设成开放的、兼容的、无边界的。
曾经,你总在琢磨如何凭借自己的“软件”帮助客户解决某一项事物。
现在你要静下心想象,如何让自己的营销体系如“安卓系统”一般,不仅能让客户随意改,自己也能把他们的东西运行自如。
而这依然是“漏勺思维”的进一步深化。
在“化为己用”的过程中,一定要过滤掉那些没用的东西,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送到自己嘴里,然后咀嚼透彻,汲为营养。
02
营销是商业社会的底层代码
综上,是孔二老师关于营销人转型的一些方向参考。
本质上是让营销成为工具,而不是工作。
亚里士多德曾将《逻辑学》称为所有所有学科的“工具学”,言外之意,逻辑学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底层代码。
联合国也至今将其与数学、物理等并列为七大基础学科。
而营销,在孔二老师看来就是商业社会的“工具学”。
透过一个行业的客户,你要懂得看到客户身后的行业。
切忌浅尝辄止,面面俱到又无一不精。
如果你只是个营销人,那么任何一次的择业只能在营销公司的窄门中夹缝求生。
如果你是个懂手机的营销人,那么你的选择就顿时海阔天空。
你将是第二个罗永浩。
不,祝你是下个雷军。
希望每一个过了35岁的营销人,依然热爱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