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的艺术家模仿
伟大的艺术家抄袭
第9章
符号:将无形视觉化-3
《视觉锤》一旦你的品牌深入人心,将改变保持在最小的程度就是明智的做法。
注解:品牌之所以称之为品牌,不在于企业方,而在消费者认不认,如今哪个企业不想做品牌、哪个企业不知道品牌的重要性,都知道。什么是品牌?所谓品牌就是消费者在购买某类产品时的首选。
你成为了消费者的首选、代表了品类,你就是品牌;否则就是企业主手上的商标——有商标的企业主很多,充其量是个商标大王,有品牌的企业很少,所以值钱。
一旦你的品牌深入人心,成为了某类产品的首选,那就不要乱动、不要乱来,要一静胜一动,管住自己那颗骚动的心。折腾是人性,闹出点动静来也是人性,闹出大动静来就更是人性。都说不折腾,其实不折腾恰恰是反人性的。一旦你的品牌深入人心,不折腾就是最大的折腾,治大国,如烹小鲜
——这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是真难,管住自己可难了。
有时候是老板要折腾、有时候是品牌负责人要折腾,不折腾这钱拿的不心安理得啊,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被看见是底层需求,深刻理解人性,才能深刻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折腾”。所以,咱们(企业主、品牌总)给折腾、给弄出点动静,而且最好是大动静。
于是就有了消费者换代了,品牌要升级、要年轻化的好理由。所以,有时候不能光听营销公司的、广告公司的鬼话。营销公司、广告公司,有时候为了赚点不该赚的钱,也是口舌如簧、口吐莲花的忽悠。这也没办法,你不能怨别人忽悠你——老百姓的话怎么说的:苍蝇不叮无缝蛋。
小米请了设计大牛花了好多钱,大牛只是把小米的logo从方改成了圆的。这时候羡慕嫉妒恨的先是各种设计师们的各种吐槽;然后是各种营销公司的各种指点江山。
但是,雷军对从方的到圆的设计,倒是很认同。是滴,一旦你的品牌深入人心,将改变保持在最小的程度就是明智的做法——设计大师之所以称之为大师,不在设计的手艺,而是深刻的理解生意。
另外,还有一笔账,设计大师收了几百万的设计费,从方logo到圆logo,顺手附赠了几千万的传播费,这买卖雷老板,做的值了。
《视觉锤》:当你看到对钩时,耐克这个名字很容易出现在你的脑海里;当你看到字母N时,你就不得不想一想,不知道你是否能想到这个N是——new balance,或者是其他什么。
注解:英文是拼音文字,使用首字母缩写的方式也很常见。比如:IBM。不过,需要注意的IBM可不是首字母的缩写,而是首字母的组合(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单字母是不能表意的,没有意义的也就无法理解,无法理解的就无法记忆。
所以,Facebook,是fb。而不是f。Facebook是个词,随着Facebook品牌的强大,fb就可以成一个符号。本质上还是品牌在品类中的位置以及品牌是否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因为品牌在品类中的位置,及其品牌成为消费者选择某类产品的首先,所以品牌的视觉锤成为了一个符号,而这个符号背后的强大生命了,是品牌母体——事有本末,知其先后,近乎于道。
《视觉锤》:一个视觉锤,需要在眨眼之间就能让人想到它的含义。
注解:眨眼之间就要追求不思而得,不言自明的表达。不能跟消费者打哑谜;猜花灯,这不是在浪费消费者的时间,而是在浪费企业主自己的人财物。
始终服务于目的,始终围绕着目的——什么是目的,就是始终围绕着降低与目标消费者沟通的成本,提高沟通的效率。无论是营销语言的传递、还是视觉呈现的传达,都要为降低成本服务,都要为提高效率服务。
成本与效率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成本观就是效率观,没有成本观,就没有效率论。建立成本观,就是从营销传播的初始值建立成本的观念,成本的观念就是效率的观念。一方面是营销的语言的成本观、一方面是营销的视觉的成本观。
语言要简单、粗暴,7-12个字说不清的,通常是没想清、或者是想说的太多。十大功能,五大卖点,满身的专利发明,一张嘴一个好产品就成了包治百病的大力丸;视觉要具体、具象,不要发明,而要发现;不要创新,而要翻新,搜尽奇峰抄作业才是真功夫——杰出的艺术家模仿,伟大的艺术家抄袭。
![注解系列《视觉锤》24:杰出的艺术家模仿,伟大的艺术家抄袭 注解系列《视觉锤》24:杰出的艺术家模仿,伟大的艺术家抄袭](https://cdn.ganhuoku.cn/ganhuoku-cn/2024/09/202409060611404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