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战略、品牌定位、品牌含义、品牌受众、品牌传播方式、品牌资产、品牌形象、品牌关联、品牌IP……
无论是广告主还是广告公司,在聊起品牌的时候,每个人似乎都有着说不完的话题。但是,当你想要从零开始起盘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又会发现似乎什么都能做,却又没有一个具体的大方向去作为核心。
每个企业都想成为江小白,靠着情怀和故事就能红遍大江南北;每个企业都想成为HFP和完美日记,靠着公众号和小红书就能实现利润几何式增长;每个企业都想成为海底捞,靠着服务态度和口碑打遍餐饮市场无敌手……
每个企业都只有一个亮点,打造品牌看起来也没那么难。但是,你真的认为上述这些品牌都是靠着故事情怀、风口媒介、口碑服务而走向成功的吗?
我们已经说过了,品牌是一种形象、一种资产、一种联系。
如果你对上述的品牌三论去做一个深度挖掘的话,你会发现这三者其实都是从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广告学的前置专业技能是心理学)。
将一切品牌的进程带入心理学的范式中,将产品和人真正去联系起来,抛掉冗长的品牌论调,你就会发现品牌的道路一时变得明晰起来。
打造品牌就是对顾客施加影响,让顾客对你产生认知和向往。基于对消费者的心理认知,从产品、价格、包装设计、店铺形象和代言人等等手段来影响他们,获取他们的注意力。
想要打造完美的品牌,从心理层面来看,我们一共有四种方式可以去参考:
人设、体验、归属、社交。
人设品牌
《定位》一书中,有一个非常核心的观点:只要占据消费者的心智空间,企业就离胜利不远了。
按照特劳特先生的说法就是: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我们的心智备受干扰,占据一个核心的点,让消费者习惯性把观念当作现实来接受,在有需要的时候,他们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联想和选择。
人设,就是把用户对产品形成的印象感官进行精炼。它是消费者对品牌感觉的统一化展示,是对品牌本身的观念、内容、情感的高度总结。
为什么要有人设?因为泛泛而谈、功效齐全的产品在市场上已经失去了它的竞争力,只有拥有鲜明的核心点,用户才能更好的接受品牌。
在打造人设类品牌的时候,你需要先理清你想向用户传达的观念:你是谁?你的优势是什么?为什么要选你?你又代表了谁?
不是为了树立人设而去打造人设,而是为了获取认同而去打造人设!形成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将核心价值凝练到极致,让所有的设计、文案、活动都朝着这一个人设去发展,帮助消费者理解品牌,也帮助品牌找到属于他的“真爱粉”。
(潘婷“柔亮”)
潘婷的shine,农夫山泉的天然,红牛的能量……这些都是人设品牌的典型代表。
就拿农夫山泉来看,无论是从渠道、包装还是宣传广告语,天然这个词一直在贯穿始终。
打造人设品牌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前面一套、后面一套,既想高贵轻奢又想平民化,既想天然、自然又想高科技研发。人会精神分裂,但千万别把品牌也搞得精神分裂了。
体验品牌
在理想的状态中,我们一定是因为功效、价格而去选择最适合我们的产品,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的消费者都是通过感官上的刺激而去选择自己想要的产品。
你口渴了,你进入便利店买了一支雪糕,你会深入的去了解雪糕制作的流程、技术工艺、产品成分吗?你会去看哪支雪糕的品牌历史最长、最有故事吗?你只会挑个喜欢的口味,选个喜欢的包装就去付款了。至于下次还会不会买它,那就取决于它到底好不好吃了。
上面这个例子只是最简单的体验类型,对于消费者而言,能有效作用在他们感官、情感上面的影响,带来值得选择的体验,这就已经足够了!
现在网上的资源已经是十分齐全了,想要找一本书,几分钟就能搜到全部的内容,但是为什么实体书店依然存在?为什么图书馆依然是许多人闲时看书的首选?甚至于,很多人在遇到喜欢看的书时会特地去买一本实体的书,而非对着手机屏幕去阅读?
就理性来看,如果是为了获取想要的资讯,看电子书和看实体书其实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不过在于实体书带来的“体验感”。
(星巴克)
为什么要去星巴克喝咖啡?你坐的沙发,你听的音乐,低声交谈的氛围,这些东西又何尝不是一种产品呢?你又怎么能说自己只是为了喝一杯咖啡而去的星巴克呢?
获取的资讯、拿到手的咖啡、海底捞的火锅……也许这些产品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独一无二,但是单以产品包装、VI视觉、服务流程、交互体验来看,他们的确是你心中首选的那个品牌了。
让用户发现你的亮点,对你留下正面的、美好的感知与体验,那么下次选择你的几率自然会大大上升。
归属品牌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接触过很多客户,其中一半以上会和我谈及他们的品牌文化。但是当我深入了解以后,我才发现,彼之文化和我理解的文化相去甚远。
做酒的,总要去谈一谈酒的历史和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做茶的总要去谈一谈《茶经》、《茶史》,仿佛只要有了历史的文化底蕴,自己的品牌就会让国人、让爱酒、爱茶的人产生归属感一样。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洋河蓝色经典)
洋河蓝色经典讲的是商业情怀,泸州老窖讲的是浓香正宗,枝江酒讲的是人生知己,江小白讲的是情感态度……放眼去看,成功的酒品牌,从来不会去谈酒文化的历史和发展,也不会去谈饮酒的方式和酒的工艺、手法。
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真的不想知道你的原料和生产工艺,他们也不想去了解你的专利证书和发展历程。真正的品牌文化,不是产品的文化,不是品类的文化,而是消费者群体的文化。换句话来说,就是独属于消费者的归属感!
为什么要选择江小白呢?真的是因为它的味道好吗?从味道来看,江小白喝起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独一无二。更深层次去看,我们选择的其实是江小白这个品牌所带来的归属感。
在这个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个性、渴望、压力、野心。勇敢的去表达自我已经成为了当代消费者最看重的点。每个人的自我认知和生活方式都是来源于我们周边文化、群体的影响。我们渴望着融入某个群体或者阶级,所以我们要去选择那些最能代表我们的品牌和生活方式。
去洞察消费者的内心,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去扮演他们想成为的那个角色,那么你自然就是他们的归属!
社交品牌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过:从本质上来讲,人是社会性动物。
对于每个消费来说,平等的去交流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单方面的倾诉只能换来厌烦,适当的倾听,从顾客的行为层面去发力,通过微博、微信、活动等来与消费者将建立深层联系,才能为品牌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米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科技?口碑?生态圈?
从小米的崛起历史来看,除了雷军本人的远见及手段之外,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小米超强的用户思维。专注产品打造,超高的性价比,极致的收益比,达成口碑、快速扩散,对于小米的竞争者来说,连抄袭都赶不上小米的发展速度!
(小米参与感)
看过小米发布会的就知道,整个发布会本身的气氛十分活跃(are you ok警告),雷军不止要介绍产品的亮点,更是完美聚焦于用户所关心的点。从MIUI系统的到手机的设计,再到后续小米生态的设计,每一个环节都在和消费者做互动。广泛的听取意见,和用户做朋友是真真正正做到了骨子里。
你做的再好又有什么用呢?用户不买账、不喜欢你,你又怎么去完成推广和销售呢?让用户成为你的粉丝,让品牌饱满起来。要知道,不是你想要做所以有了产品,而是用户需要了所以才有了产品。
从微博互动,到综艺节目;从活动营销,到店铺推广;从偶像battle,到跨界联动,和我们的消费者去建立一条牢不可破的关系带, 有了基础我们的品牌还会走不出来吗?
无根之水不可长流,泉眼细微自成江海。和消费者去左右吧,让品牌活过来!
打造品牌没有你想的那么难,只要你愿意让消费者和你一起走,一起都会变得简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