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我收集了大家问我比较多的10个有关品牌的问题,特别分享给大家。
品牌营销10问之——
没成为品类第1,产品就不能热销吗?
品类第1的位置只有一席,后来进入的产品,又该如何塑造自己在顾客心中的差异化品牌定位?
关键在于找到区别于品类第一的、同样能抓住人心的品牌特性,然后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极致的产品或是品牌认知。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提到火锅,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联想到的是海底捞的极致服务,而想要在火锅赛道打造属于自己的强大产品人设,“服务”这一点很明显不再行得通了对不对?
巴奴毛肚火锅就很聪明,它利用自己的优势,将产品品牌定位于“质量”,打出“服务不是我们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的口号。
它告诉消费者,它家毛肚是国内目前唯一的一款用“木瓜蛋白酶嫩化技术”制作的鲜毛肚。
它家的野山菌汤一直坚持了18年,用的是云贵高原海拔2000米以上的野山菌,每天大火现熬,而且为了让顾客品尝最鲜美的味道,每锅汤食用超过4小时就会倒掉。
为了贯彻这个主张,巴奴还做什么什么呢?
它出版了一本名为《产品主义》的畅销书,讲述巴奴如何做出极致的产品,与当年的畅销书《海底捞,你学不会》,讲述海底捞如何做到极致的服务一样。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一个很简单的事实:餐饮这行业,照顾好顾客的嘴,永远比照顾好顾客的人、顾客的眼球更重要。
关键是:找到你的差异化,告诉消费者你是什么?有何不同?何以见得?
这就是巴奴的产品主义能够成功的要因,通过定位的错位竞争,它能让消费者明确、清晰地识别并记住品牌的利益点与个性。
品牌10问之——
有没有低成本拉新用户的玩法?
正常的企业经营,流量成本应该是越做越低,否则就是路走歪了。
但是 95%以上的企业都做不到这点。那有没有低成本拉新用户的玩法呢?通过3个案例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给到大家一些借鉴参考的思路。
第一个方法是:门店获客
这个适用于有线下门店的品牌。像名创优品90%以上的门店都开在一流商圈的一流位置,人流旺,曝光率很高,是很好的广告位。
我们统计过,国内名创优品门店一天进店人次接近100万,如何把这庞大的线下流量为我所用?
我们设计了一个钩子:购物袋。扫码关注我的公众号或是注册会员,即可获得1个免费购物袋,否则就要额外支付5毛-1块钱来购买。
这个购物袋就是一个诱饵设计,如果你有线下门店,你能不能设计一个可控成本的诱饵出来呢?
第二个方法是:地推模式
大家可能会觉得地推模式好像很low很传统什么的,但是你无法否认它真的有用。
熊猫不走蛋糕知道吧?前期快速月新增200万用户,就是通过地推搞起来的,关键是它的粉丝成本才7毛钱。它是怎么做的呢?
熊猫不走蛋糕结合用户的画像,精准匹配到25岁到35岁的女性白领以及小孩家庭的常去场景——商超,因为商超的人流量是非常多的。
根据这个场景分析,熊猫不走蛋糕开始集中在商超、小区、写字楼等地方,重点对用户进行宣传分享,宣传方式有蛋糕试吃和小礼品的派发等。
通过这种简单可复制的模型,一个市场督导甚至可以同时管10个场地是,是不是很惊人?
第三个方法是:私域获客
每日黑巧这个案例也是很值得大家借鉴的,这个品牌的私域引流方式主要是这3个方式:DM单、分享裂变、社群互推。
1、DM单:在每日黑巧所有的快递包装中,都会放置一张卡片(后期调整为明信片+书签),用刮刮乐的形式吸引用户领取优惠,文案强调0元领取黑巧,邀请用户添加个人企业微信兑换,积累第一批私域用户。
2、裂变转化:邀请好友得巧克力裂变的形式,比如每日黑巧和百草味“邀请4位好友,每人即可获得25元优惠券”的裂变活动,就是很好的一次尝试。
3、社群互推:比如和钟薛高合作,去这些品牌的社群派发优惠券,或是互相。在自己的社群推送包含对方产品、利益点的海报,把对方的流量吸纳到自己的流量池里来。
你可以对号入座一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适合自己的用户拉新玩法,刚开始也不需要太复杂,或是投入太多,先小步快跑,再反复迭代。
品牌营销10问之——
品牌一定要打造人设吗?
品牌人设这几年很流行,好像没有人设的品牌都得死,所以大家都爱搞出个人设来。
这在我看来,是有些用力过猛了。因为绝大多数品牌人设都是品牌的自嗨,既不能帮助用户理解产品,也无法进行有效沟通。
所以在回答品牌到底要不要打造人设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明确一个命题:什么样的品牌适合打造人设?什么的品牌没那么需要打造人设?
如果你的品牌迫切需要与消费者建立强关系,那么你的品牌就非常适合打造人设,品牌人设就是便是显性基因,它可以运用到你的官微、服务、营销和私域运营中,帮助你的品牌:拉近距离、增强信任、化解弱势、打造差异。
比如快消品牌、互联网品牌,像椰树的“土味”人设、卫龙的戏精人设、需要频繁在消费者面前刷存在感,创造与消费者的对话机会,所以这些品牌就需要一个人设去彰显品牌的好玩,会玩,带着消费者一起玩。
但对于某些品牌来说品牌人设是隐性基因,不被发觉也影响不大。比如制造业、或是to B的企业,在营销环境中对于社交的需求和场景融合没那么强烈,是品牌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所以,给到大家一个评判标准:
你想通过打造品牌人设,融入到什么样的场景,融入到什么样的传播语境中,如何承载产品的意义,这个想明白了,你再来评估你的品牌是否需要打造人设。
品牌10问之——
公司没有预算的情况下,1个人能不能做内容?
1个人能不能做内容?当然能,这里只是涉及到内容做得深与浅的问题。人多有人多的做法,人少也有人少的做法。
对于品牌而言,不同的阶段目标不一样,所以内容营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那如果处于初创阶段,我们人力上无法投入很多,那在内容营销我们注意什么呢?
分几种情况。
招人。先把人的问题解决掉,这对你的招聘就要不能是撒网式的,你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去找到合适的人。这个人要有网感、审美、文字功底,还要有一些基础的ps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当然,不好招,所以需要你花时间去寻找匹配的人。
聚焦。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你不能既要,又要,还要,又当又立的。不要想着这个人又要做好小红书,打造爆文,又要运营抖音,拍短视频,还要会写公众号,发微博,是个行走的段子手。
要聚焦,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平台上,比如聚焦小红书,还是抖音,选择一个平台,做深做透。
资源整合。如果你的产品有很大的竞争力,那你可以通过产品置换资源的形式,去让kol或是koc也好,帮你生产内容。如果你的人脉资源很广,也可以发动身边的朋友帮你做传播嘛,把他们圈成你的第一批种子用户。
如果是内部培养1个人来做内容呢?
这种情况,首先,对于老板来说,那你就要给试错空间和成长时间。
其次,也要看这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悟性能力,一开始没方向不会没关系,但是得会学习,找对标,去模仿,去总结分析别人的成功经验,再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变成自己的。
品牌10问之——
都在讲同一个卖点,
品牌还要再主打这个卖点吗?
逛超市便利店的时候,是不是发现几乎所有的酸奶都在讲无添加?无添加是不是已经让你觉得审美疲劳了?
这造成的一个局面就是,货架上的酸奶很容易就沦为同质化,那这个卖点传递给消费者的就是无效信息了。
如果你是一个酸奶品牌,你要去做什么事情呢?我们要对这个词进行一个转化。
简爱,最早的时候推出一个核心的产品——0添加儿童酸奶,这个东西,在千篇一律的无添加市场中,很难打动消费者,因为消费者已经无感了。
那简爱做了什么呢?它做了一个调整,把0添加儿童酸奶转换成一个消费者一听就懂,一听就汇产生联想的词汇,叫做:父爱配方。
做为消费者一听,父爱配方,爸爸给宝宝的爱,承载了父母的心意,那给宝宝的爱肯定是好东西。消费者一听就懂,又跟其他品牌宣传形成了差异化。但它的底层逻辑是不是还是没变,是不是还是无添加?
同理,我们回过头看现在的内衣品牌,其他的品牌都在讲舒适,蕉内说:无感标签,ubras说:无尺码。这个底层逻辑是什么?还是舒适。所以这两个品牌也没有去改变内衣的基础价值,只是他们换了一种方式去让消费者去感知到,让他觉得这个东西蛮有意思的,寻找到新的信任线索。
所以,不是说当产品卖点雷同的时候,我们就没有机会了,我们要转化思路,把你的产品价值点做出新的表达。
品牌10问之——
怎么让消费者从1000家对手之中选择我?
新零售的逻辑是货找人,而市场上面好的产品其实很多,但是同质化的产品更多。
随便消费者买什么东西,一进超市、打开各大购物app,不都是几十个、几十个品牌排队等着他们翻牌子?所以为什么是你?怎么让消费者从众多对手之中选择你?
在这样一个市场里,要想实现突围,就要求你做到:发现一个“非我不可”的市场需求或者是洞察到用户一个没有被满足的需求。
就说飞鹤奶粉吧。
中国婴儿奶粉市场,在经历三氯氰胺事件之后,不少奶粉大厂遭到重创,站着说话的企业已经不多,但飞鹤品牌不但能站着,活得比国外品牌还好,从6年前35亿营收到2021年营收227亿。
飞鹤做对了什么?
首先,在认知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观念根深蒂固,只要是中国人都深深理解和认可这句话。经过严谨的专业分析,飞鹤奶粉进行了大量的心智调研,将战略定位为“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
这简单的七个字就是外资奶粉的痛点,没有哪个外资品牌敢讲这句话。就算外资品牌这样去讲,中国消费者也很难相信!
同时,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走别人没走过的路,飞鹤倾尽全力在世界黄金奶源带上,打造了全球第一条婴幼儿配方奶粉专属产业集群。实现了从牧草种植、奶牛饲养、生产加工、物流仓储、渠道管控、售后服务各环节全程可控,确保产品的安全健康,颠覆性地改变了中国乳业的产业模式。
2018年,飞鹤在行业首发“新鲜标准”,再度刷新奶粉品质定义,为国产品牌开辟一条发展新路,也让“更新鲜、更适合”成为中国妈妈认定的婴幼儿奶粉选购标准。
从飞鹤案例中我们可以反思的点是什么?
我一直认为,值得企业深耕的赛道,一种是以前有,很大,但是老化了,是时候该整体革新了。另外一种,是以前没有,消费者不觉得这是个事儿,但实际上需求一直存在,长期被压抑着,产品的任何一个点引爆了,都足以能做一家独角兽。
所以对于新品牌来说,其实不论是产品用途还是服务体验还是商业模式,一切一切的重点在于创造,而不是跟随和模仿。
很多时候第二和第一万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除非衍生出异于且优于第一的价值,成为新领域的第一。这就要求企业在同质化竞争日益严重的情形下,要创造具有差异化优势的产品:要么非你不可,要么满足没有被满足的需求。
品牌10问之——
是要做产品微创新,还是颠覆式创新?
在聊这个话题之前,我想让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打造产品是在做教科书还是在做市场?
我们会发现,在商业市场竞争里,往往最终赢得市场的,都是后发制人的,也就是第二批进入市场的企业,这就是所谓的“第二者胜”。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要教育市场。让消费者接受新产品,这其中要付出很多试错成本;
而“第二者”进入的时候,往往是市场成熟和爆发的时期,成长空间巨大,并且因为有第一者的经验,第二者往往可以通过观察前者的优缺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战略。
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后发优势”。
我们再来,看看现在的新消费市场,为什么7分甜能在众多甜品中脱颖而出?为什么元气森林、三顿半能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新宠?
他们的成功不在于将产品做了颠覆式的创新,而是通过微创新在存量市场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刚好填上了年轻人心中美好生活的一个角落。
接下来,结合案例跟大家拆解下。
说起新式茶饮,我们第一个想起的是喜茶,喜茶是大家公认的新式茶饮的鼻祖;说起喜茶我们马上会想起芝士奶盖茶,喜茶首创将咸芝士奶盖与天然茶香融合,芝士奶盖茶成为了喜茶的代言产品。
但其实最早推出奶盖茶的品牌不是喜茶,而是台湾的贡茶,它将卡布奇诺咖啡的奶泡技艺转化应用于奶茶中,从此革命性引发茶饮行业的改革。
圈内人都知道,当时行业中的奶盖多数用粉末打成,这是行业绕不过去的事情。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来看,对于消费升级的健康趋势来说,这必然是不好的,需要寻找新的突破点。
而喜茶从消费者出发,找到了产品差异化突破点,并设立了3个出发点:
第一,用芝士与纯鲜奶打发奶油。芝士本身没有奶盖那么腻,而且自带发酵的酸味,更能突出茶的清香。
第二,喜茶改用冷泡技术降低原茶本身的苦涩。多数年轻人喜欢茶的口感,但并不喜欢茶的苦涩味。
第三、用优质的茶叶去做茶底。
基于上述3个出发点,经过无数次的搭配和调试,喜茶终于研发出了它的标志性产品——芝士现泡茶。几年过去了,这款系列产品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在品牌的发展过程中,喜茶也不是闷头去搞颠覆式创新,而是紧贴着潮流和流行趋势走,去做微创新。
比如奶黄流心月饼曾经一段时间最火,喜茶就改变了产品的形式:“一杯可以吸的月饼”。一听让人耳目一新,想去拔草。
还有曾经大火的养乐多产品也是如此。在产品中加入养乐多,CoCo早已有之,很多品牌都在卖。喜茶就在瓶子上做文章,通过一个放大了5倍的养乐多瓶子,在朋友圈引发一波“回忆杀”。
当然,做创新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我们是为了解决用户的痛点而创新,是为了实现用户的美好生活而创新。
品牌10问之—
市场难做,如何打破同质化竞争?
现在的市场难做!到底难在哪里?归根结底是同质化!产品严重同质化,营销思想和手段也严重同质化!
产品要突破同质化竞争就是要挖掘产品的核心价值,有三个核心要素:一是供应链,二是开创新的品类价值,三是极致的用户体验。
先说供应链。
如果说营销宣传是消费品牌这座大楼的“软装”,那么,供应链能力就是这座大楼的“钢筋混凝土”,强大的供应链能力为品牌持续创造价值提供了生命力。
在供应链这块,我觉得食品饮料品牌的表现很突出。
比如元气森林最早用的是代工厂,但是代工模式下,元气森林的响应时间一般要长达1个月以上,这不利于跟上饮料市场产品迭代升级的步伐,因此元气森林开始自建工厂。
这也是为什么元气森林近年来的产品可以快速测试、快速迭代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继气泡水、燃茶等爆品面市后,元气森林相继推出了满分微气泡、乳茶、咖啡、外星人电解质水等多个产品系列,几十个新品SKU。
再看品类价值。
近几年,我们发现了完全不同的需求,意想不到的需求,没有正视的需求。
而新的需求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是新生代的需求,每个时代都有新生代,但新生代形成独立的市场,比如95后、00后购买力强,而且有着强烈的消费个性与主见。
二是新的场景的出现。比如关注颜值、价格、品牌、IP、成分、猎奇、口碑、小众等。
上述两种需求,打破了过去的产业格局。很多新品牌如简爱酸奶、小仙炖、元气森林等,都是基于细分人群、场景的深挖,开创新的品类价值,才得以突围。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产品给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才能让用户尖叫,赢得用户的信赖。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用户体验。
今天消费者已经不是买一个基本的产品了,他们买的是让他们萌生好感的IP、颜值、格调和体验等,是一种全方位的感知。
不是你给我好的就是好的,而是你给的符合我的心理预期。
对于很多品牌营销、产品设计与服务体验从业者来说,当下比注意力经济更为稀缺的是理解“消费者意图”。
所以品牌需要思考: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抢占更大的市场?
比如拉面说通过以“家里的拉面馆”定位切入市场,让消费者不用去拉面馆,在家吃面也可以很高级,解决的就是要用户体验的问题,给用户节省时间和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做好供应链,开创新的品类价值,提供极致的用户体验,把别人不愿意花费精力去做的事,做到了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体系化,就足以构建别人无法拿走、抄袭的差异化、护城河。
最后,剩下的品牌2问留给大家,大也可以在留言区留下你关于打造品牌的疑问,我们在评论区为大家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