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奇遇博物馆 ,作者南南。
公益海报的视觉传达功能能够给人带来美好的审美享受。
除此之外,作为历史的记录者,公益海报还能传达出作者关于“人”的思考和价值观念。
今天小印就给大家带来30幅公益海报作品,一起看看吧!
人类一直以地球的主宰自居,傲慢地俯视其他生物。和平共存不过是一种假象。
表面上笑脸相迎、互相拥抱,却在面向它们的同时张大嘴巴。
这个作品讽刺地揭示了作为强权者的人类的虚伪和自我欺骗。
该作品用黑、黄、蓝三种颜色以及眼睛这个元素来表现一个自闭人士的形象。
这既可以理解为外界对“我”的窥视,而“我”无法向外界展示自己,又可以理解为真正的“我”隐藏在不同的外表之下。
高饱和度的色彩相较于黑色部分更加突出,这种对比带来的视觉张力传递出“乐观积极的人在面对挫折和沮丧时的生活态度”的信息。
心脏的跳动靠着各种冷冰冰的电子设备、电子仪器支撑。
这个作品带给我们一个思考:人类构建的数据真的能取代生命的律动吗?
《Having a invisible desire》
繁琐的文字信息,交错的时空,杂乱的画面就像是这大千世界,隐隐藏着“冥冥”二字。
左边的“冥冥之志”在日语里解释为“不为人知默默努力”,作该品透过文字的力量传达出众人只要不断努力,一定能够被世界看见的信念。
纸媒的时代已经过去,人们开始转向电子阅读。但这种碎片化的阅读,逐渐脱离本质。
根据格式塔视知觉原理,三种重复元素的运用,手机、书、海鸥,创造了一个有节奏、有韵律的画面。
这种表现形式,会在视觉上带来规整、平衡的视觉效果,大大增强“呼吁人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主题思想的呼应。
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愈恶?
《Don’t let the color turn black》
河流是什么颜色的?在这幅作品里,河流鲜艳夺目、熠熠生辉。
能够使受众联想到美好、积极的感受,使主题思想“请不要让这份美丽被浑浊玷污”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工业化的发展历程,海洋中的石油泄漏引起的海洋污染时有发生,石油浸染过的海洋变得肮脏,远远看去,海洋上只剩污浊。
文字作为载体,不仅传递了污浊本身的信息,还将文字图形化,石油浸染过的“污”字,直观地表现了石油污染这一严重现象。
一只鸟和一片枯叶孤独地漂浮在海面上,就像一只鸟降落在一座岛屿。黑白灰的世界,无限地放大了这份孤寂感。
没有色彩倾向的黑白灰作为中性色,会更直接地影响人们的视觉和心理感知。
黑色代表一种沉重、肃穆的氛围,白色通常象征着干净、简单,而灰色作为过渡色,浅灰柔和、中庸,深灰则让人产生抑郁、矛盾的感觉。
就好像有一个安静的声音在询问:你看到这个被石油污染的海洋了吗?
城市不断在消融,整个世界仿佛在崩塌,只留下一个孤零零的人影。
黑白灰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冲击力,尤其是黑色色调占据大幅画面的时候。
作者借助熄灭的香烟形象表现全球变暖导致的后果,而这种后果只能由人类自己承担。
冰山已经消失了,承载着北极熊的是一小块浮冰,还是海底无数已经因为冰山融化而死去的其他同类?
如果再不注重全球变暖的问题,人类结下的恶果,最终会从其他动物身上返还给人类自己。
这一系列组图将人类比作树木,乱砍滥伐的结果会回馈给人类本身。
用线条的轻重、粗细、浓淡来表现物象的质感,简练、清晰地直切主题:伤害树木的同时也是在伤害人类自己。
这个作品以“人文与自然”为主题,展现河北独特的地域人文和深厚的文化传统。
它把人类的诞生和胎儿的心跳表现为心形,海浪代表着大自然的力量、灾难以及壮丽的景色。
作品达到了美学意义上的艺术效果,但是表现形式上信息传递功能稍弱,使人无法第一时间理解主旨。
该作品以“水是生命之源”为方向,放射性的水滴滋养着四面盛开的莲花,背景以“水”字点明水利万物而不争的主题。
作者化用《本草纲目》中的“水为万化之源,土为万物之母”,表现了水无私地滋养万物的形象。
2015第七届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 公益海报铜奖
人的眼泪从锈迹斑斑的脸庞滑落,眼睛变成工业化的齿轮、皮肤化作干旱的地表。
视觉与触觉互通,受众能通过视觉效应感知到缺乏水资源的地皮质感,从而看到作者的警告:不要让最后一滴水变成人类的眼泪。
一张张狰狞的脸庞,既像是人们贪婪的脸庞,又像是无数个因饥饿死去、在无声呐喊的幽灵。
这幅海报巧妙地利用黑白空隙制造的视觉效果差、文字图形的意象,表现了被饥饿缠身的人们的悲惨,仿佛人间炼狱。
人类社会很多伤疤?
网络暴力是什么呢?它是看不见的利刃,它是无数人藏在鼠标和键盘背后的嘲笑和攻击。
极简主义将主题聚焦在“人被网络暴力伤害的状况”,呼吁人们停止网络暴力。
画面传递出来的沉闷、不安感甚至焦虑感比蓝色更甚,这也说明色彩能够通过视觉影响人的心理感受。
这个作品中红色作为唯一的有彩色系,能够第一时间吸引视线,容易让人联想到血。大面积的阴影部分可以看出对话框和手的形状。
主题显而易见,无形的语言往往是致命的刀,在人们身上划出一道道伤口,作品呼吁人们拒绝语言暴力。
“保护自己,拒绝性骚扰”,作品内容十分简单,胸罩上长满了尖锐的刺。
具象的图形能够直观地表现某种具体的事物,这个作品表达了女性应该拿起反抗的武器,拒绝他人对自己的行骚扰的主题。
蓝色作为背景色,能感受到蓝色特有的象征智慧、冷静、沉重的色彩。
千百年来社会一直在规训女性,她们需要担起贤妻良母的美名,她们需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作品通过普遍意义上的“带着戒指的左手”形象来象征已婚男性,文字作为具有视觉识别特征的符号,在这里暗示社会应该平等对待不同性别。
画面上一个哭泣的人被捂住嘴,比起内容本身,大量的红、橙暖色调先入为主,更具视觉冲击力。
色彩带来的不安、愤怒等强烈情绪加上杂乱的笔触,明确传递出作品的主旨:停止人口贩卖。
人脸作为艺术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符号,具有强烈的可识别性,该作品中哭泣的人脸便成为了投射“被拐卖者”这一群体的情感符号。
人脸背后无数只被铐住的手可视作头发,从而能够联想紧紧纠缠、无法摆脱的束缚感。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的视觉更容易选择简单、秩序的事物。画面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一只穿着高跟鞋的脚。
高跟鞋这一符号代表女性,缠绕在脚上的铁链能够联想到囚禁。
加上上边的文字“囚禁是伴随死亡的生活”,主题十分清晰。
新颖的是,作者用代表明亮、光明的黄色作为背景色,形成强烈的反差感,表现那些隐藏在美丽的外表下恐怖的事实。
在世界各国文化中,红色是黑白色外使用最多的一种颜色。
红色对视觉的冲击力非常之强,与许多颜色都能形成强烈的对比,因而红色对人的心理暗示作用十分强烈。
下面小编就用三个作品来表现红色在占据不同画面篇幅的使用效果。
大面积的红色,给受众留下强烈的视觉冲击,更加凸显手、脚被烤在一起的女性这一主体地位。
红、白、黑的色彩对比营造的冲突感,使受众更能感受到人口拐卖带来的血淋淋的危害。
虽然红色只占据画面中的小篇幅,但是三种颜色仍然造成强烈的对比感。
艺术作品中色彩的还原能够引导受众联想到具象的事物,画面中的人物形状跪趴在地,红色瞬间就让人想到拐卖对她们造成的伤害和血腥场面。
条形码背后的人正承载着无法想象的痛苦,作者通过条形码、蜷缩的人、绳子等符号直观地表现了遭遇人口拐卖的人的现状。
创作者透过这个作品,传达出对人性的思考,人怎么能变成这样呢?
1.李润. 通感在公益海报设计中的表现语言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