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我们已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在这个几乎所有手持电子设备都可以上网、社交媒体大行其道的时代,我们传播的信息每年都在增加,但被人们接受的信息却逐年减少。 在传播已经过渡的“双微一抖”上,影响顾客是件难事。假如没开设“双微一抖”,你也许过得更好,至少在你做好长远打算之前如此。因为一旦给人留下了第一印象,就绝不会有机会更改它。
很多人问:“现在营销怎么做?” (随便你给“现在”换个什么词)。但你要这么问,你的XX营销项目肯定做不好。因为这个问题根本不存在。真正的问题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的生意应该怎么做?”。
如果你希望随时随地和客户保持联系,那么你必须通过他们随身携带的移动设备与他们通信。但面对移动营销,我的眼前一片狼藉,全是各公司为了赶潮流、跟上变化而仓促上马的项目废墟!你去一个城市发展,发现那个城市不好,你又选择了一个城市,发现那个城市还是不好,其实并不是你选择的城市不好,而是你没有在那个城市中建立属于自己的社交圈。移动营销这个领域也是一样,不是没有好的营销阵地,而是你从没在一个阵地上踏实真诚地和消费者建立有意义的关系,并用自己的服务或产品改善他们的生活。
潮牌Supreme的营销聚焦Instagram,力争把一个渠道打透打穿,其实就是运用了孙子兵法讲的兵力原则。
看别人有App,自己也要做一个,今天发微博没反馈,明天开个微信账号,品牌乐于寻找最好的营销阵地,但也在不断切换营销阵地,不断失落过去积累的粉丝、经验。
听圈内一朋友跟甲方聊天,甲方说我的任期顶多一年两年,一年中不要求乙方多做点“政绩”是不行的,放长线掉大鱼?难道把出业绩的机会留给下一任?
为了证明某个职位或部门存在的价值我们必须想出点事情,一些能让老板看到的事情。但事实是90%的营销行为停止后,公司其实不会受到任何影响,甚至会过得更好(负面影响被“扼杀”了),而且省下的营销费用还可以算在利润里。
那,什么是有效的营销行为?
比如一家餐馆,老板跟客人说扫描购物小票上的二维码可以进群领红包,老板通过在群里发红包、做活动(游戏、H5,形式不限)刺激群成员活跃度,让群内成员通过在群里获得的优惠券再到店里二次消费,这是有效的营销。当年小米把投放媒体的预算拿来组建社群运营团队,换来的传播效果一骑绝尘。
那,什么是无效的营销行为?
前几天去朋友公司坐,桌子上放了杯饮料,瓶身很大的字“三个苹果一杯果汁”(大概是这意思),其实蛮好的Slogan,可我硬是没找到这饮料叫啥,你的品牌名不露出的?和别人打招呼都不介绍自己的?这就是无效的营销。公司发软文,为了吸引更多点击,用了标题党,结果内容就是个广告,虽然我不知道看了的人什么感受,但我能肯定对品牌不会有好感受,这就是无效的营销。
还有开屏广告,谁会看?谁又能记住开屏广告的内容,更招人烦的是切换App后反复开屏,这就是无效的营销。软文就算不是标题党,但没有品牌名露出,也应算无效营销,因为有品牌名的标题,受众就算不点击内文,品牌至少成功露出一次。有人会说,我品牌名字长啊,不方便啊。嗯,其实名字的好坏基本决定了品牌的成功与否,因为只有少量信息会进入顾客大脑,所以除了名字,顾客可能什么都不知道。
其实营销不难,传播之前想明白你是谁?你是干啥的?你有什么特点?顾客知道这三个事情后会不会买?这四个问题就可以,但也有想明白这四个问题顾客还是没买的。比如百雀羚在微信做的大长图,阅读十万加,被爆转化率只有0.00008。原因其实很简单,品牌成功露出了,但百雀羚团队为用户购买设置了重重障碍,比如你要在大长图里先找到一张特定的图片,截图后搜索天猫旗舰店再跟天猫客服兑换优惠券,拿到优惠券终于可以下单了,你会发现要先支付定金,好吧,赢了广告输了顾客的无效营销。
什么是有效的营销行为?让消费者在你这里购物一次就对你的感情增加一分,这就是有效的营销行为。
在如今高速多变,复杂多元的竞争环境下,如何做品牌定位,产品设计,供应链优化,渠道管理,不能太片面。品牌、产品、供应链、渠道都重要,没有说定位就能解决企业所有问题,一句Slogan就让顾客不顾一切的买买买。
企业家的核心要务是找到企业的战略定位,让企业站高一线,先胜而后求战。但更重要的是落地!能否协调各部门、各资源,围绕品牌定位打出组合拳,让企业变得与众不同,在顾客心里把品牌感觉经营出来,让品牌成为顾客的首选,这才是有效的营销战略。
罗辑思维CEO脱不花说,罗辑思维市场部只有3个人,就怕他们人多了想干太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