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流量者得天下
得粉丝者赢天下
对于创业型的公司来说,通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有限的资金下,广告的投入应该先做流量还是先做品牌?有人认为先去烧流量,效果来得快,而做品牌成本高,时间还长,先有销售才有品牌。但也有人认为流量并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品牌才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一旦做好品牌就能带来免费的流量。
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就指出:很多企业过于迷恋流量战、价格战,对品牌价值认知不够,对于如何根据自身特点获取品牌优势,缺乏方法论。
对于创业型企业来说,天天面临又要开拓市场,又要控制成本,现实很残酷。陷入这样无休止的讨论是毫无用处的,浪费宝贵精力和时间,一旦决策错误会痛失良机,面对这样的矛盾,我们可用思辨的方式来思考、来选择。
流量广告
流量广告就是要在流量池大的媒体做投放,比如电梯广告、微信、微博、电商、搜索引擎、抖音、快手、小红书、kol等当红的新媒体,短时间内通过病毒式传播让流量达到推广和销售的高曝光。因为现在互联网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大数据可以帮助他们迅速传达到精准的消费人群,产生迅速认知和销售的目的,有些产品是可以蹿红的。
但我们要注意,这些媒体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受众是在极其碎片的时间,极短的时间和及其被动的地接受信息,在海量的信息下,品牌广告必然要走向一个极端,就是要用极端的手段夺人眼球,广告要用搞笑、搞怪、甚至低俗的手段,广告语要刺激、夸张手法来达到目的。在这些媒体上谈创意、谈情感、谈理想、谈愿景,讲故事、讲功能、讲卖点的广告是没有效果的,必然对品牌伤害很大,树立的品牌形象甚至是负面的。
最近有很多很多新品牌就是这样的方式蹿红的,像优信二手车、马蜂窝、弹个车、boss直聘、铂爵旅拍等等,他们抽筋式、叫嚣式、反智式的广告就是典型案例,受到业界抨击的负面教材,他们是没有品牌的。流量广告还有个特征就是要蹭社会热点,跟着社会焦点去推销自己,这样的做法很流行,但是蹭热点的方式很容易冷却下来,蹭来蹭去,都是跟着别人的节奏走,很难塑造品牌自己的特性和价值观。总的来说,做流量广告的手段会比较畸形。
然而品牌打造的方式需要长期的建设过程,需要从研究消费者真实的需求出发,线上线下、各个环节研究品牌体验,媒体通过真正的消费者接触点出发,用正面的、积极的诉求,用情感、愿景在消费者心智中树立形象,形成好感。用耐心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
流量与品牌
流量与品牌,孰轻孰重,像这样的矛盾问题,其实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早就给我们提出了建议:我们可以用“中道”的价值观去处理,去看待。“中道”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核心概念和价值追求,是判断善恶的标准、衡量德性的准则。中道就是德性,就是善,过与不及就是恶,每个极端都是一种“罪恶”。
这个哲学观与我们中国儒家的“中庸”有点相近,其实大家都能明白,但我觉得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学说对一些矛盾体的界定,和解决方式是比较明确的,值得我们去借鉴,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比如说,他说:“怯懦与鲁莽之间的中道是--勇敢”,懦怯与鲁莽是对立的,人不能懦怯,也不能鲁莽,而他明确提出勇敢才是我们要去做到的。再比如,他说:“滑稽与粗鄙之间的中道是--机智”,聪明过度是滑稽,蛮干是粗鄙,机智才是应该有的特质。
这给我们一个启发,就是我们在做品牌的时候,也要把做事情的“过与不及”的界限认知清楚,如果你把所有的赌注都放在流量广告上,期待一下子就能成功,这就是一种赌徒的心理,很明显就是能界定为“鲁莽”的行为,后果可能是:流量广告上会给你带来用户,带来注册,带来尝试,但同时品牌在大众心智中有可能根本就不存在。反过来,如果看不到互联网的优势,不能掌握品牌推广的趋势,优柔寡断,就是“怯懦”的行为。“过与不及都是恶”,你要应该积极地去分析判断,审时度势,大胆地尝试的同时,要慎行,就是一种亚里士多德说的“勇敢”的行为。
如果你用粗俗的、谄媚的、粗暴的方式去讨好消费者,违背了品牌的价值观,就是僭越了“粗鄙”的界线,再多的流量也不能塑造起品牌来。流量下之所以能成就一些网红产品和品牌,是因为它突然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借势博取了更多的注意力,往往并不是因为品牌自身的魅力和价值。不管什么样的媒体都要上,什么样的热点都要去蹭,什么便宜都要去占,就是“圆滑”、“滑稽”的做法,品牌恐怕会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中道学说
如果不认真分析形势,不面对现实,把所有的精力和成本都去做理想和愿景的事情,那就不够“机智”,会失去市场机会。我们知道广告的投入,不仅仅是促进销售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品牌价值的积累。所以我们要记住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就是善,我们要从“善”的目的出发,过度与不及就是”恶“,而寻找适度的就是徳性。什么是“善”呢,就是企业真实的品牌价值观。
亚里士多德还说:
磊落,是放浪与猥琐之间的中道;
谦虚,是虚荣与卑贱之间的中道;
谦逊,是羞涩与无耻之间的中道;
真理,是浮夸与虚伪之间的中道;
注意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并不是折中主义,是过犹不及的适度性,是一种理智德性的优先论,是力争把事情好的一面表现出来,追求善和完美。
同时,中道不是绝对的,也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我们要因时间、事情、地点不同去寻找正确的方式。
创业中我们还会遇到,要质量还是要数量,要声誉还是要声量音,要效果还是要时间,要功能还是要形式等等。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要家庭还是要事业,要爱情还是要亲情等等问题,我们都可以借鉴亚里士多德的“中道”的智慧来思考,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