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著名的知识服务商得到APP推出新的品牌口号和品牌形象,当时在品牌界引起一片哗然,骂的声音很多,只有一个人说好,这个人就是创始人罗振宇,他判断这个项目好不好有个标准,就是是否有争议和影响力,我发现当时骂的人也没什么特别好的意见,其实可以用符号学来找寻答案。
“知识就在得到”是得到APP的slogan,我们知道,广告语或品牌slogan提倡通俗易懂是没有问题的,但有些人提出广告语一定要这种顺口溜的形式就有问题,因为品牌符号除了要让消费者一目了然,还要能深刻记住,并产生良好的印象。因为能记住就能让品牌产生价值,产生良好的印象就能让品牌价值加分。怎么能记住又产生价值呢?就需要符号有张力。
“知识就在得到”说是来自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是想占有培根的这个语言符号,但其实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有问题了。“知识就是力量”不是顺口溜,知识与力量之间是两个不相关联的概念,培根找到了关联,产生了因果关系,和递进关系,意思是知识能产生知识以外的能量,科技的力量、生活的力量、个人解决问题的力量等等,这句话产生了符号的张力,反过来,没有知识就没有力量,逻辑是成立的,所以这句话成为了名言。但“知识就在得到”就是生生把知识和得到联系在一起,反过来,知识就不一定在得到啊,这句话是不成立的。
如果需要改这句广告语,我会改成“知识在于得到”,就改了一个字啊,“知识在于得到”,就传达了两个意思,一是知识的学习在于要吸收、消化、掌握,如果知识没有真正地得到,知识只是知识,与你无关。同时传达知识在“得到”这个知识服务平台上。一语双关,内涵和外延产生了丰富的内容,就是使得语言产生张力,会让人们去思考,品味,符号的张力就大,符号的作用力也就大一些。所以品牌口号不仅仅要通俗易懂,还要用好修辞手段,用上智慧,技巧,而不是喊空号,更不是顺口溜。“知识就在得到”没有语言修辞,就是一个简单的造句,内涵和外延是一条直线,缺乏张力。
还有一个问题,得到APP的用户都不是一般的老百姓,而是有一定的知识的人,没有内涵是得不到用户喜欢的,有智慧、有张力的、有一定修辞手法的信息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得到他们的喜欢,品牌符号才能产生一定的价值。所以,这句广告语在准确性上也是有问题的。
得到的logo是只猫头鹰,说是来自希腊神话中代表智慧的神物。符号主题其实好的,但是它的设计太死板了,没有创意,有把品牌的理念体现出来,不能让人产生互动,过目不忘,不能让人喜欢,符号就没有张力。
美国旅游网站猫途鹰TripAdvisor的logo同样是一只猫头鹰的形象,但他的设计只用了猫头鹰的眼睛,两只眼睛像两个按钮,绿色眼睛代表了网站上‘推荐’,的按钮红色眼睛代表‘不推荐’的按钮,旅行者通过两只眼睛的点评来选择出行,给你智慧的旅行。猫头鹰智慧的符号用上了,行业符号也用上了,还产生了品牌理念,这个设计就产生了一定符号价值。所以设计也需要一定修辞,也就是需要设计理念和创意。
什么是张力?
物理学上的张力指某物体受到拉力后物体内部产生的一种牵引力。哲学领域里的张力特指矛盾或不相容;文学领域里的张力一般指开合有度,不平淡也不夸张。我们一般评价一部文学作品好不好,不是看它文字是不是美,而是看它的文字是不是有张力。在语言学里的张力是指在内涵和外延协调的有机状态,在不影响外延的情况下,内涵尽可能地丰富有层次。显然张力不是有力量,而是在事物特质不变的情况下,内与外的复杂多义和对立统一。
符号学上关于张力原理的解释:二元对立产生矛盾和张力,符号处于互相矛盾、背向而驰的辩证关系之中。
所以品牌符号的张力首先表现在简明的形式中产生丰富的内涵,在有限的空间里表达无限,在平淡的语境里产生曲折,符号产生的作用力就会更大,产生的符号价值就越大。
“知识在于得到”就要比“知识就在得到”的符号张力要强,就是这个道理。
2016年的美国总统竞选希拉里与特朗普的竞选,希拉里的竞选口号是“Stronger Together”(一起更强大),特朗普的竞选口号是“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让美国再一次的强大)。从语言符号学角度来分析就能看出二者的差距。希拉里“一起更强大”符号的所指不够明确,语言趋于直线表达,口号偏叙述型,阐释比较扁平化、常态化,诉求的穿透力不,偏“鸡汤型”。特朗普的“让美国再一次的强大”的诉求是:强调美国曾经强大,现在不够强大,我当上总统后会更加强大,语言产生二元对立,形成张力,强调曲折过程后的结果,内涵与外延的复杂多义。同时口号针对那些希望国家再次强大的人,是很有煽动性的,同时强调个人的作用,所以特朗的口号阐释的开放性、针对性以及张力比希拉里要强。
广告语就是品牌的语言符号,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很多品牌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他们认为越通俗直白的广告越能让老百姓明白,通俗直白的广告纵然能让多数人理解,但是他们能理解多少呢?在理解之外的东西是什么呢?也许更可贵的恐怕是销售以外的品牌价值。
现在在我们上班的写字楼电梯楼宇广告里,大家都有同感,每天都难以忍受那些嘈杂、功利的、低俗的、叫嚣的、造句式的广告:
二手车买卖,当然上瓜子。 卖旧手机,就上爱回收。
要直播,就上花椒。 同城快递,就用闪送。
挑好物,上京东购奶粉,上京东
买家电,当然上苏宁
今天上班,看今日头条 今天下班,看今日头条
这些叫嚣式、造句式的广告不绝于耳,这样的广告其实对品牌一点好处都没有,因为这样的广告没有产生符号作用力。
但我发现有一则广告显得很特别,就是“高档装修,不用大理石,就用简一”。我们用语言符号学来解读这句广告语,简短的几个字有层次地阐释了至少四个诉求点:
1、我们的瓷砖与大理石有着同样的品质,对比产生了意义。
2、我们的瓷砖与其他瓷砖有着区别,我们的瓷砖与大理石差不多,但没有排斥别人。
3、我的品质用于高档装修,说明了用途。
4、不用大理石装修,我是瓷砖的首选。
“瓷砖”借用了“大理石”,又与“大理石”形成了对立,用了符号阐释张力的原理:内与外的复杂多义和对立统一。
我在来看看第二个符号学原理:解释意义不在场是符号的必要条件,意义一旦在场,符号就退场。意思就是一旦符号很容易被解释,符号就是失去一定的意义。
不太容易理解是吧,我举个容易理解、很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魔术,魔术其实就是魔术师在玩符号,魔术的魔力就在于观众无法解释,解释的权利在魔术师的手里,魔术师从魔术的设计到表演过程中都在设置被观众解释的障碍,一旦魔术被破解,魔术符号的魔力就消失。
品牌符号就要像玩魔术一样,让消费者去解释符号,在解释过程中产生互动,产生价值。
品牌符号的张力还表现在要去设计符号被解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品牌符号价值。
就好比中国婚嫁文化中有掀“红盖头”的风俗, “红盖头”代表新娘子是新人,洞房花烛夜掀开“红盖头”代表新生活的开始。如果没有“红盖头”的环节,婚礼就失去了很多的意义。西式婚礼也有揭开头纱的仪式,说明这个符号障碍的设置产生很大的张力,产生意义。
其实我们的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就需要那块“红盖头”,让你的品牌像新娘子那样充满期待,去解读,去掀开那块“红盖头”。
我们要用方法去制造一些内容和空间,让消费者去解读,在解读中,产生信息,产生情感,从而产生价值。那些顺口溜广告语,那些特别直白的设计不是明智的。我们做品牌、做广告不要去违背这些符号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