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天生是画面的动物,所以视觉是我们信息传递的第一要素,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字也是画面的一种。
所以,策划们在做方案时,可能会有一个疑惑:我的故事框架与逻辑怎样进行排布才是比较合理的呢?而不是沦为空间的附庸。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理解空间视觉设计的一个基本逻辑,并且认同文字其实也是画面的一种,那这个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先来看空间的逻辑。
一般情况下,空间是需要一个第一视觉的,不论是在摄影、绘画、构成、空间,还是商业展示中,这是KEY VISION都是接引观众视线的第一要素。
把你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之后,就会马上有第二视觉进行衔接,将这个打开的“信息窗口”扩大,以防止你的注意力被其他事物所吸引,这个第二视觉可以是主视觉周边的某个结构,某个标识,某个图案,也可以是一个辅助于第一视觉的其他设计展开。
好的,然后马上,第三视觉,第四视觉要素就会跟上,再次扩大信息窗口,比如一件展品,一个屏幕、一个铭牌或是具体的某个展示事物。
那么,第一、二、三、四,甚至后续的其他视觉延伸就构成了一个空间的KEY VIEW PYRAMID:关键视觉金字塔-KVP。
第一视觉负责抓眼球,打江山,它的信息量最少,但最“尖”,最突出,最具“爆点”。二、三、四及其他级视觉负责留眼球,坐江山,它们的信息量逐渐增多,慢慢变重。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空间视觉信息传达。好的,那这个跟我们的策划故事与内容的展开有什么关系?
类比一下,我们的故事线是不是经常也有类似的KVP结构呢?
- 第一视觉——馆名与主题
- 第二视觉——一级目录或故事主线
- 第三视觉——二级目录或故事支线
- 第四视觉——三级目录或内容点
我们的故事线展开其实也是遵守着同样的规律。所以,如果你想让你的故事同样具备空间视觉一样的吸引力,那我们的策划就必须做到同样的程度。
01
馆名与主题
- “中国古代青铜器展”
- “国之重器——汉代青铜器展”
- “匠作中华,璀璨华夏”
- “XXXX,记忆与对话”
可以用吗?可以用的,不过总觉得比较老气,太严肃,不够“抓眼球”,没有“爆感”。
那是不是说我们就无底线,标题党呢?
当然也不是。
而是有趣,好玩,但又充满想象力的名称,比如:
- “江山如此多娇”
- “乾隆潮,下一个江南”
- “公园前202号”
- “奇境漫步”
- “骑鲸奔月-我的月空创世纪”
轻松点,愉悦点,活泼点。
02
一级目录或故事主线
- A长河掇珠
- B华夏典藏
- C匠作无双
- D传承再续
又如
- A以史为鉴,克已复礼
- B海滨邹鲁,文献之邦
- ……
还有类似的文艺装X型
- “某某如在”
- “意庐”
- ……
可以用吗?当然可以,可惜还是那个问题,对大部分人来说,有阅读障碍。
是不是可以试着“讲人话”?
- 日落
- 月升
- 星繁
又或者你想文艺些
- 在人间
- 起琼楼
- 观沧海
03
二三级目录与内容点
- “爵:中国古代一种用于盛放、斟倒和加热酒的容器,流行于夏、商、周,前有流,即倾酒的流槽,后有尖锐状尾,中为杯,一侧有鋬,下有三足,流与杯口之际有柱”。
典型的学术描述,严谨,严肃,无错,只是不够有趣。
可不可以换一种说法,比如:
- “爵:古代盛酒的礼器,功用类似于现代人的星巴克咖啡杯,饮之有荣耀感。“
(此处描述我没有严肃考证,只为说明较有趣的文字注解,请谅解)
比如讲历史,我个人是比较喜欢易中天教授的风格:
- 朝廷派人去查吴王,也没有发现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嘛。
- 宝贝,你回来吧,好不好?别闹了,跟我回去吧……(曹操劝老婆回家)
- 曹操第一个官职是洛阳县北部尉,相当于副县级公安局长
- 武则天拿着那张旧船票,重新登上了后宫这艘豪华游艇。
相对于普通的文字说明,这种“讲人话“的方式,更贴近于我们的生活,也更容易引起我们的共情与共鸣。
经过这样的文字处理,其实我们激发的是文字的”关键视觉想象“,也能够形成类似于空间般的“关键视觉金字塔-KVP”,通过文字,我们就能够实现对观众一步步的吸引、引导、体验与回味。
当然,我们就不能称之为“关键视觉金字塔-KVP”,而是要称之为“内容想象金字塔-CIP”了。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