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而言,究竟刚需产品和非刚需产品哪个更有市场,又要注意哪些营销差异?
1
能做一款刚需产品,好过一百款非刚需品
虽然这次的疫情让餐饮等刚需行业遭受到很大冲击,但说这确实是特殊情况下的个例。个人看来,特殊事件并不能作为参考标准,企业做产品,首先要考虑的仍是刚需市场的生意。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已经过了刚需时代,所有刚需市场都已经被大品牌垄断,而众多的创业公司,选择的也是更加强调小众、垂直、创新类的产品方向。
但从近几年杀出重围的企业来看,无论是字节跳动、拼多多、滴滴、趣头条、甚至拿到巨额融资的在线教育产品们,本质仍是在和现有巨头去瓜分刚需市场,而不是走得小众市场。即便是AI、区块链类企业,更多也是运用技术去重构刚需市场的运行方式。
所以说刚需市场始终应该是所有企业考虑的重头戏,即便是初创企业,也应该先往难了想,先往刚需产品上想。而不是说找一条貌似竞争很小的路,那也极有可能是一条没有市场的路。
2
非刚需产品=刚需产品+X
当然有想法不代表能实现,现实情况是更多企业做产品还是会避开和大品牌直接竞争,去做自己的非刚需产品,但能取得成绩的,其实也还是在刚需产品的需求基础上,加入了变量。
比如拼多多,能做起来的核心,还是基于用户对“低价购物”的刚需,所以才能在淘宝大而全、京东走“数码家电”占位的基础上杀出重围,是刚需需求+资源专注的结果;
比如旅游平台KLOOK,很多小伙伴可能不清楚,但已经是累计拿到4亿美元融资的独角兽,在携程这个超级巨无霸存在的旅游市场,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成功核心在于以特色景点票务代理做切入,而且是从海外市场游客开始做起,而不是红海的国内市场,所以是建立在刚需需求+错位竞争的结果;
比如戴森,并不是简单是抢占了高端市场,也不是营销手段成功,而且是真正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创新,是高端需求+技术创新的结果;
所以我认为大多数能做成的非刚需产品,都是刚需产品加变量,这个变量可能是细分、可能是错位竞争、可能是技术创新等等。而这些都是建立在对市场和竞品足够了解的基础上,运用定位或其他营销方式来规划产品,不是只有噱头,而是真的要做到区隔性。
3
非刚需产品和刚需产品的营销差异
无论是纯刚需产品,还是非刚需产品,二者还是有一些本质的营销差异:
(1)刚需产品强调执行命题,非刚需性产品更注重引导
刚需性的产品强调执行用户命题,比如说百度一下,你就知道;滴滴一下,马上出发,产品都是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直接执行用户命题。归根结底是因为刚需,直接接受用户需求去执行,是最直接有效的,营销方式也是以此为主。
相应的,非刚需产品的劣势就在于此,毕竟对于很多用户而言,对这个产品并无需求。非刚需产品是没办法直接执行用户命题的,它本身也不在首选项中。所以 非刚需性的产品的营销上,更注重对用户的长期引导和培养。
(2)刚需市场传播产品,非刚需性市场强调附加值
承接第一点,各自的属性决定了,刚需市场传播讲产品更实际,而且从营销角度来看,也不适合去做更多精神属性的附加。
但非刚需恰恰相反,是要强调产品的附加值。比如不会说这个产品本身,说的是选了这个产品,可能更有品位,选了这个产品,也许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等等。比如定制游之于跟团游。
(3)非刚需的市场,更要强化产品痛点
刚需产品都有一个明确的痛点,而非刚需产品,很多时候痛点是不够明显的。比如说前两年特别火的知识付费。我们都说你看你应该学习,你应该提升、应该进步,但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个痛点并不够让自己痛。
所以会发现,所有知识付费产品,都开始贩卖焦虑,你再不学习就被淘汰了,再不学习就落后了,通过焦虑去放大这个痛点。不学习就意味着没钱、失业、生活品质的下降,并被社会淘汰,这是所有人心底对于知识的一种重要的恐惧。
当然,近一年知识付费的热度在减弱,大浪淘沙后,真正有学习需求的人已经沉淀在得到等平台,但是否有更大市场,值得观察。
(4)刚需市场讲用户共性,非刚需市场强调个性化差异
比如微信,目前已经算是一个刚需产品了(钉钉也越发有这种趋势,领域不同)。所有的场景和画面,更多是基于数亿用户下,朴实的情感和共鸣。但看其他社交类产品,推出的市场的宣传片,更多的强调的都是“我就是我”,潮流和个性化的区隔。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小品牌营销反而更容易出彩,因为可以出位,不用考虑众多用户的感受。像微信和钉钉随便改个功能,都可能引发众多连锁效应。
以上四点是刚需市场和非刚需市场营销打法主要差异。
最后想说,现行市场下的刚需已经变成一个相对刚需,核心还是要求小伙伴对自己的产品和市场竞争有更充分的理解,才能让产品有更多可能性。
希望你生而刚需,或努力成长为刚需。